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觀音信仰論壇 開放報名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佛館、叢林學院共同舉辦「觀音信仰」論壇,三月份起從「經典、歷史、藝術」的視角,帶您走入人間佛教的觀音信仰。 3月12日推出首場「有法可依:觀音信仰的經典與法門」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西北大學玄奘研究所李利安教授主講,並邀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暢談觀音菩薩信仰的經典依據與修持法門。 7月9日推出第二場次「有史可證:觀音信仰的傳承與發展」,禮請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教授李世偉主講,邀請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主持,從觀音信仰的歷史傳承談起,敘說觀音信仰的流變。 10月8日推出第三場次「有形可感:觀音信仰的形象與神韻」,禮請佛陀.....
聘任陳登翔博士為人間佛教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致力於系統性記錄人間佛教的現當代發展,於今年2月延攬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畢業的陳登翔博士為本院助理研究員,擔任佛光山歐洲弘法史的專書寫作計畫主持人。 陳博士的研究專長是宗教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和質性研究方法,近年關注佛光山的相關研究,曾任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兼任助理教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目前是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的訪問學人,也是該所「南臺灣區域社會」「多元宗教與社會」研究小組成員之一。去年底以本院博士後研究員的身分通過期中考核,其研究表現、教學經驗和學術行政能力均獲本院學術委員會嘉許,且研究方向符合佛光山的發展所需。期藉由嚴謹的研究方法和宗教社會學視角,梳理人間佛教在.....
人間佛教學第四堂課 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
四堂課 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 【懷念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四堂課 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 星雲大師要大家直下承擔「我是佛」。這是基於人人皆具清淨、平等之本性,而人間佛教的「三好、四給、五和」是《法華經》正是菩薩道的現代實踐。 《法華經》說「成佛非難」,能夠落實行佛,不斷修持,成佛並非遙不可及。 宋滌姬高雄報導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線上課程「【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6月1日在線上播出第四堂課「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由本書作者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主講,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主持。永本法師結合傳統各家學說與人間佛教的實踐理念,說明「人間佛教的.....
懷念星雲大師第六堂課「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
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邀請叢書作者南華大學宗教所副教授黃國清8月1日線上開講,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侯坤宏擔任主持人及與談人。 黃國清教授指出,管理若是能重視情、理、法的協調,這種自在和諧就如同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新書發布座談會 人間佛教傳燈萬方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新書發布座談會 人間佛教傳燈萬方 由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發行、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總監修的佛光聖典《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於5月10日隆重出版,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舉行新書發布會。為深化社會大眾對這套書的認識,更於佛光山雲來集舉辦一系列的學術論壇,邀請多位專家學者與會,共同研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出版的時代意義與歷史定位,並針對「佛光宗學」的傳承使命與未來走向展開相關討論,讓佛教人間化、現代化與國際化持續推進,法燈無盡,薪火相傳。 ───*───*─── 暨10.....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 弘揚佛教十大貢獻照耀人間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 弘揚佛教十大貢獻照耀人間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生致力於弘揚佛法,以無盡的悲願和智慧,推動佛陀本懷的人間佛教,為使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能為廣大群眾理解,《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成為指引,今日(5/10)新書發布,高雄市長陳其邁及多位立委、佛教界、教育界、學術界、文化界等各界人士出席緬懷大師不朽的行誼,現場及線上近2100人與會。 星雲大師圓寂逾兩年,弟子以「師心為己心、師志為己志」荷擔家業;緬懷大師的教誨和智慧,《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由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編纂發行,佛光山.....
開創研究新契機 「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暨學術研討會」登場
模最大、最具國際性的水陸畫研討會─「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暨學術研討會」,11月21日起在佛光山舉行兩天,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以「沒有門檻的殊勝國宴」形容水陸法會的大慈悲心量,而且畫展和學術研討同時在佛光山舉行,參與者可以大飽眼福和耳福。 配合日前在佛陀紀念館展出的「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和即將登場的「佛光山萬緣水陸法會」,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人間佛教研究院和南華大學聯合舉辦學術研討會,邀請兩岸、韓、日、美等地學者同台交流研究心得,希望能提昇宗教儀軌與藝術研究成果。 開幕儀式在傳燈樓舉行,學者專家和聽眾坐滿會場。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名譽教授林保堯表示,近20年水陸.....
佛光西來學校菩提學子座談 以佛法智慧應對現代挑戰
簡短的自我介紹後,座談會進入提問環節。妙光法師與知悅法師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實例,引導學子們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理解如何將佛法智慧融入日常生活。 菩提學子Seleste Tapia提問:「每天提升專注力和增長智慧的最佳練習是什麼?」妙光法師以不同的呼吸方式為例,啟發學子思考各種呼吸模式如何反映不同的心境或情緒。隨後,他幽默地問:「大家覺得自己精通呼吸了嗎?」並藉此引導學子們理解禪修靜坐的重要性,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透過靜坐觀察和調整自己的思緒。 菩提學子鍾逸晴則提問:「在多元的社會中,每天接收到大量資訊,該如何處理侵入性思維 (intrusive thoughts)?」妙光法師以「最好的朋友送了.....
有法可依 首場觀音信仰論壇登場
觀音信仰論壇現場大眾合影 人間社記者 丹齡 高雄報導 觀音信仰論壇線上、線下同步舉行。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佛陀紀念館,叢林學院,觀音信仰 主講人心保和尚(圖左),主持人妙凡法師(圖右)。 主講人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 有法可依 首場觀音信仰論壇登場 現場與會大眾 有法可依 首場觀音信仰論壇登場 【人間社記者丹齡高雄報導】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光山叢林學院共同舉辦的「觀音信仰」系列論壇,3月12日在法寶堂舉行首場講座「有法可依:觀音信仰的經典與法門」,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主講.....
「當彌勒遇到彌陀」 淨土論壇啟發淨土信仰真義
專研彌勒信仰的四川西華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王雪梅教授、專於彌陀淨土的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主講,在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覺培法師主持,精彩的問答之間,引領現場近250位大眾契入彌陀淨土和彌勒淨土的莊嚴及其信仰真義。 圖說: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生聆聽「當彌勒遇到彌陀」淨土論壇。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陳劍鍠教授點出,「信、願、行」是踏入彌陀淨土大門的通行證,不僅要相信,還要真信,如銅牆鐵壁,亦如滂沱大雨也打不濕、淋不透的相信。他認為,求生西方不是去享福,而是去修行,若抱持逃避五濁惡世的心態求生淨土,就無法成就,因為極樂世界是大乘菩薩道場,要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為攝受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