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內檢索
站內檢索
			
		隨順根機《法華經》善巧方便接引有道
堂課──《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由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山都監院頭單書記、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以及東南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董群教授,共同探討《法華經》的思想特色和善巧方便對佛教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在修行和弘法上的啟發與實踐。 董群教授對佛學、宗教倫理、中國哲學等方面的研究,造詣甚高,並長期致力於人文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在中國傳統文化推廣上著力尤深,佛光文化出版,由他釋譯的《法華經》,更是深受歡迎。對於《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董群教授從三個層面來展開,分別是《法華經》經題要義的解說、思想的內容歸納、以及善巧方便的詮釋。 董群教授認為「諸法實相」是《法華經》根本內容之一,而.....
學者與行者共論《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與百家講壇主講人、浙江大學董平教授,暢談《六祖壇經》的解脫觀。全球五大洲於youtube及zoom等不同網路平台同步聞法。 董平教授從文明發展的角度,追溯古印度的「苦感」文化,是佛教乃至婆羅門教植根的土壤。因為經歷苦難,所以就要探討如何「解脫」,並從中發展出「禪定」(dhyāna)的修行形式。在此基礎上,禪在印度是指一種獨特的修行樣式、身體狀態,並導向一種獨特的精神境界。這樣的印度禪傳入中國後,到了六祖惠能大師以創造性的解釋及實踐,將「禪」蛻變成解脫的代名詞,成為「明心見性」的手段和方法。由於《壇經》的影響,「禪宗」作為一種精神,在.....
自覺式管理文化課程開學 打造管理學的最高管理心法
間社記者 丹齡 高雄報導 自覺式管理文化課程開學 打造管理學的最高管理心法 如何才能創造企業核心價值?公司團隊又如何才能凝聚向心力?為提供企業管理人士多元思考,建立一套完善管理文化,以實現企業永續發展的願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主辦「2022自覺式管理文化」線上證書課程,並於7月3日透過ZOOM會議舉辦開學典禮,匯聚全球六個國家地區、三十個城市,59名企業菁英出席聆聽。 此次課程為全球首辦「自覺式管理文化」線上課程,邀請教界、學界及企業界頂級知名師資,為學員傳授理論與實踐合一的管理心法。開學典禮邀請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暨香港珠海學校李焯芬校長、台比荷聯有限公司.....
星雲大師文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武漢大學隆重登場
高校、30餘位專家學者及20位碩博士生出席。 此次會議是吳光正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國宗教文學史》的階段性成果之一。該專案以宗教徒的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為切入點,系統梳理中國宗教文學史的發展進程,揭示中國宗教文學所蘊含的人文精神,試圖建構一套解讀中國宗教文學的理論。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是中國宗教文學史中的一個經典個案,學者們試圖通過這一個案的深入研究,為《中國宗教文學史》的編撰提供理論依據。學者們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星雲大師全集》的出版為契機,對星雲大師的《無聲息的歌唱》、《玉琳國師》、《釋迦牟尼佛傳》、《海天遊蹤》、《往事百語》、《百年佛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