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僧事百講》英文版套書隆重推出 叢林常識邁向國際
03講內容,並保留原書問答的模式,讓讀者透過問題意識了解叢林百事。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僧事百講》英文版套書隆重推出 叢林常識邁向國際 《僧事百講》是一部近代中國佛教叢林制度的百科全書,由星雲大師親自講述。在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的領導下,特別推出英文版套書,向國際人士介紹傳統中國佛教叢林制度沿革、內涵與精神,有助國際人士認識與理解中國佛教的制度及其背後意義。 星雲大師將畢生叢林參學、弘法利生的智慧,在書中傾囊講授。全書有僧侶應學的儀禮、抱持的理念、在家居士應確立的學佛階次與正確觀念,並提出佛教未來發展的方向。英文版完整翻譯103講內容,保留原書問答的模式,讓讀.....
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討會 兩岸激盪智慧火花
圖說: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行,圖為開幕式。 人間社記者周云攝 人間社記者 妙普 江蘇宜興報導 圖說: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行,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歡迎各位學者與會。 人間社記者周云攝 圖說: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程恭讓教授。 人間社記者周云攝 圖說: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教授。 人間社記者周云攝 圖說: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
第二期佛教口譯工作坊 發心傳遞佛法智慧
口譯經歷,因此課程著重於口譯技巧、策略及實務練習,特別邀請專長中英會議口譯及雙語主持暨「Grace聊口譯與國際溝通」版主黃致潔老師、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吳茵茵助理教授、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暨星雲大師隨侍翻譯妙光法師及佛光大學佛教學系主任鄭維儀教授為學員授課,講師們融合自身的豐富經驗,深入淺出的教學,並在實際操作後與學員深度交流、反饋。 黃致潔老師與妙光法師聯袂教授口譯技巧「換句話說」,作為口譯實務的應對策略,黃老師建議學員,在口譯現場面對資訊可以先分類、再描述,將專有名詞或詩文以較方便理解的方式翻譯,達到語言的溝通效果。妙光法師則從佛教口譯的角度,提出六個應對策略:保留原詞、描述和解.....
文心雕佛 懷念星雲大師第五堂課「般若智與菩提心——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
第五堂課「般若智與菩提心——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由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林素玟教授擔任主持人及與談人,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杜保瑞主講。 人間佛教研究院 文心雕佛 懷念星雲大師第五堂課「般若智與菩提心——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 文心雕佛 懷念星雲大師第五堂課「般若智與菩提心——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 林教授期勉大眾多閱讀星雲大師的著作,吸收書中正向能量,以此自我提升與淨化內心。 杜教授說明,在《佛光菜根譚》及《往事百語》中,星.....
見證半個亞洲的信仰 體證觀音的慈悲
悲救難的形象、母性化的轉變、多變且彈性的形象,以及善用民間文藝的形式,讓觀音能夠符合各個時代所需,因應人心對觀音形象重新詮釋,從而創造更多可能性。 長養慈悲願力 除熱惱得自在 永本法師表示,1953年星雲大師翻譯森下大圓所著的《觀音菩薩普門品講話》指出「拜觀音、學觀音,自己也要做觀音」,透過心靈的淨化,善用慈悲的語言、行為,便能捨離煩惱執著,出離世間纏縛,進一步更能學習觀音的傾聽,以慈悲長養願力、以智慧施予無畏,如此便能帶著自己和眾生脫離生死苦惱,在任何因緣都能隨緣自在。 人間佛教具有喜樂性、時代性、利他性和普濟性等特質,如何讓人們以歡喜的角度來看待感應的事蹟?永本法師強調,理解因果緣起,從而.....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圓桌論壇 探討佛教與人工智能
論壇不僅展望科技與佛教的未來,也討論技術快速發展與利益驅動下容易被忽視的議題,為與會者帶來深刻啟發,激發對佛教與AI融合的長遠思考。最後倫敦佛光山住持妙多法師贈送亞非學院院長Gram一幅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心經》捲軸,並邀請大家參訪倫敦佛光山。 妙光法師在論壇中介紹《佛光大辭典》的發展,並推介即將推出的佛光AI英語數位平台。 為深入探討佛教與人工智能(AI)的交匯點,一場別開生面的圓桌論壇於10月12日下午,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Khalili講堂舉行。由倫敦佛教精舍(London Buddhist Vihara)與英國大菩提協會(London MahaBodhi Society.....
東亞學者齊聚 學術交流談佛教開展
教—以佛光山為中心」的會議場次中,發表各自長期努力的論文。各大學者不只融入古今歷史、政治方針、人文教育、文化震撼、以及經律論述等,更發表自身對該領域的觀察及瞭解。 不只在學術層面的體會,李利安教授更將星雲大師這份人間佛教的宗風深植於心,並分享在寺院參訪時,處處讚嘆佛光山「給人歡喜」,更提及佛光人的正知與共識,讓各地道場都能如同本山般堅屹不搖,並透過社會觀察家的本質道出原因,強調統一與堅定信念的重要。 午後的綜合討論當中,邀請到武藏野大學、天理大學、青山學院、早稻田大學等校教授,針對主題場次的發表,紛紛提出自己疑問與評語,教學相長,彼此的互相切磋,眾志一心,將人間佛教的深刻思想植於心中。 美國加.....
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開幕 海內外學者聚首交流
圖說: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程恭讓(右一)表示,星雲大師和佛光山人間佛教的實踐,在當今佛教發展具有意義,透過座談會分享和交流經驗,以及深化研究當代世界佛教的理論。 人間社記者知泉攝 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大樹報導 人間佛教座談會 探討過去、現在與未來 圖說: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12月16日至18日於佛光山舉行,16日晚間於佛光山東禪樓舉行開幕式。 人間社記者知泉攝 人間佛教座談會 多元面向激發思惟 圖說: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集結海內外數十名重量.....
跨種族宗教對談平等觀 台印性別平等促進研討會參訪團來山交流
印性別平等促進研討會」參訪團在6/1-2來到佛光山,1日晚上於傳燈樓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進行交流,探討性別平等對於現代社會的價值。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南華大學宗教所所長覺明法師等接待交流,雙方討論了星雲大師的平等觀、佛光山的教育體系、慈善服務、國際學術合作、佛教對台灣社會的正面影響等議題。參訪團由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林明傑教授率領,同行有南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趙永祥助理教授、印度尼赫魯大學德里女性研究中心Sinha Roy助理教授、印度國立刑事科學大學法學院院長Pokhariyal教授、印度清奈市馬德拉斯大學法律與犯罪學Subramanian教授,及心理學學者、社工系學者、台灣性別教育學者等1.....
暢談觀音藝術造像人間化的發展與演變
提問與闡述,引領大眾一探觀音豐富的藝術面貌與蘊含的宗教意義。現場近400人聆聽,線上同步千人收看。 信仰觀音的因緣 「是什麼因緣接觸了觀世音菩薩?」對於妙光法師的提問,如常法師表示,會信仰觀音,是因為星雲大師的因緣。曾經是佛學院班上最後一名的他,對於未來弘法出家之路感到憂心,透過學長的提醒,他來到大悲殿向觀音祈求:「未來弘法之路就要靠您了!」從此人生全憑觀音與大師巧妙的安排。 如常法師也娓娓道來佛館供奉觀音的曲折,工作人員整整耗費一天,五公尺高的觀音卻怎麼也無法運進觀音殿,如常法師只得向大師報告此事。於是大師親自前來,向殿內原本供奉的小尊觀音說:「我不是不要您,以後會安排更適合您的地方!」說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