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論文視角跨多領域
她認為人間佛教理念下的寺院空間不僅是僧眾修行的道場,更是面向大眾開放的公共場威,其既符合宗教神聖性的要求,又是民眾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空間,是人間佛教理念與寺院空間形態的完美結合,展現了宗教場所空間設計的多元化理念。 佛光祖庭大覺寺職事知聞法師報告的題目是《星雲大師大陸弘法從藍圖到實踐——以佛光祖庭大覺寺為中心的考察》,文章以佛光祖庭大覺寺為考察中心,從歷史的角度,試圖分析大師早年在大陸的弘法經歷,以及對大陸弘法的藍圖規劃及其具體實踐。認為星雲大師通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動交流,對推動兩岸關係及合作交流做出巨大貢獻。同時,佛光教團在江蘇宜興復興祖庭大覺寺,對復興中華文化,弘揚人間佛教,頗有成效,具.....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學子多元探討人間佛教
解與運用在繼承傳統解經的同時,有較大的個人創新,使一種神聖而遙遠的信仰充滿了人間的溫情和生活的智慧,呈現出強烈的人間性、實用性、現代性、世俗性和圓融性的特徵,體現了人間佛教對傳統神聖資源的拓展性理解與多元化運用。 張文良教授依次對以上四位同學的發言進行了評議,並給出了切實的修改意見。張老師對同學們以佛教經典為研究物件表示歡喜,並希望同學們能夠從歷史的維度和比較的視角進行深入研究。 第三場論壇由西北大學廖文慧同學主持,西北大學哲學學院王雪梅教授評議,五位同學發表。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閆孟珠同學報告的題目是《人間佛教的理論基礎“緣起性空”——從太虛到印順再到星雲》。她認為,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座談會 學者雲集 開展研究新視野
•戒律清規 展現現代化國際化 第六屆人間佛教座談會綜合座談 凝聚共識走向世界 研究制度當修行 溫金玉心甘情願 第四場座談著重對佛光山戒律清規的探討。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宗教與族群多元化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邱子倫指出,佛光山對於根本大戒皆有奉持,且能因應時代適度調整,顯現人間佛教對當代社會的適應。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溫金玉,認為《僧事百講》展現了佛光山在現代叢林管理制度的積極探索。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所長李繼武提出,佛光山清規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制度性和時代性,是中國佛教組織管理制度現代化和國際化最成功的範例。 第五場座談集中探討禪與心的問題,有中央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