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11月1日「《維摩詰經》的不二觀」線上播出
具有重大的影響與啟發。 與談人永富法師,現任香港佛光道場住持,同時也是港澳深總住持。在佛光山經歷佛光山叢林學院學部主任、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佛光山梵唄讚誦團團長、以及各寺院住持等職。永富法師熱心佛教教育,擅長講經說法、戒會儀軌、淨土法門,尤其梵唄唱誦、音聲美好,度眾無數。 另一位與談人龔隽教授,現任廣東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山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對中國佛教思想史及中國哲學史有很深造詣。龔教授在禪宗思想史、《大乘起信論》研究、佛教哲學等方面的著述非常豐富,對於人間佛教的發展與研究尤為關注。 這場論壇將探討「《維摩詰經》的思想特點」、「對佛教思想、修行,及佛教發展的影響」、「對《維摩詰經》.....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九堂課 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
好基礎。 翟教授認為世界佛光會責任重大。佛光會會員發心當義工,為人服務,以此當成是自課修行,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以入世手段,實踐出世價值。會員的任務:鼓勵研究佛學、護持文教事業、舉辦社會服務、發展佛教教育、推動國際弘法、建設人間淨土⋯⋯佛光義工從服務中廣結善緣,修福修慧,自度度人,以此來成就圓滿的菩提道果。 翟教授引用學者所說:「星雲大師是佛教的馬丁‧路德、佛教的創意大師、制度建立者。」但星雲大師說:「我並非佛教的改良者,只是將傳統佛教與現代融和,並給予制度化、現代化、國際化。」星雲大師遵循佛陀的本懷,以合理的經濟生活,重視家庭和諧,開創人生的理念,把佛法落實在人間,融入生活,進而開發內心.....
中大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首創佛學碩士班
。佛教教導解除人生的苦惱,幫助人生有正確的方向。 李焯芬教授表示,非常高興獲悉開辦有關課程,香港中文大學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學傳統,確是最有條件及最適合舉辦佛學研究文學碩士課程。香港越來越多人學佛,社會對佛教教育有很大的需求。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透過佛法消除生活種種的壓力,是佛學課程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外國的大學也相繼舉辦佛學課程,學佛是時代的潮流及需求,期待更多人共同推動設立獎學金,方便更多出家人進修。 妙凡法師指出,中大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在陳劍鍠教授努力下推出碩士班,以漢傳佛教為主,深入研究佛教的歷史脈絡及各宗派和學派的思想理論。課程邀請多位佛學專家及權威任教,包括國際資深佛教學者蘭卡斯特教授(.....
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辦
生得離苦,也為自身求安樂」,這說明佛教要能回應人心需求,解決時代課題,才能與當代文明對話。 陳劍鍠主任在開幕式的最後,引用星雲大師有關佛光山宗旨的教示作為總結:「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從事佛教教育與文化工作需要長期努力和奉獻,方克有功,今日的解經學研討會正是「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的工作實踐,期勉與會大眾能在此次的發表中,體會佛教解經學的要義。 第一場由李四龍教授發表〈湛然解經與唐代天臺宗立義方式〉,探討唐代天台著名學者湛然在整理和解釋智顗大師著作時,以「判教」做為解經方法。湛然結合問答辯破、專題論義和章句訓詁三種方法,促使祖師的著述成為天台宗的根本典籍。浙江工業大學鄭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