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21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
的菩薩觀 講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秘書長 覺培法師 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 李利安教授 時間:7月1日(四) 19:30-20:30 CST 台灣時間 語言:中文/國語 海報:JPG版 講義:中國觀音信仰的基本體系 網址:YouTube:https://youtu.be/zd_g-BsDjus (7月1日播放) 微信公眾號:https://mp.weixin.qq.com/s/TITI_2R44X1MJ_TRzk2KfA 第四堂課 第三堂課 Topic: Prajna-Paramita in the Humanistic Buddhism Perspective 人間佛教的般若觀 Speake.....
2022年【觀音信仰】論壇
6cRyukug 現場地點:藏經樓法寶堂,Zoom及Youtube線上播出 七、課程內容: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光山叢林學院 第二場論壇 影片 3月12日推出首場「有法可依:觀音信仰的經典與法門」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西北大學玄奘研究所李利安教授主講,並邀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暢談觀音菩薩信仰的經典依據與修持法門。 7月9日推出第二場次「有史可證:觀音信仰的傳承與發展」,禮請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教授李世偉主講,邀請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主持,從觀音信仰的歷史傳承談起,敘說觀音信仰的流變。 10月8日推出第三場次「有形可.....
2023年人間佛教信仰系列【佛教三寶節】「僧」,何處安居──是出家還是回家
傳法師(佛光山常務副住持)、陳玉女教授(成功大學副校長) 下午修持 時間:14:00—16:00 內容:於各殿堂繞塔、抄經 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pLaM18 2023年人間佛教信仰系列【佛教三寶節】「僧」,何處安居──是出家還是回家 「僧」,何處安居──是出家還是回家 2023年人間佛教信仰系列【佛教三寶節】 為推動人間佛教三寶信仰的正確理解,讓人人能將佛法具體實踐於生活的運用中,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主辦三場「2023年人間佛教信仰系列——佛教三寶節」一日修持課程活動。當天上午舉辦大師著作主題論壇,下午安排繞塔或抄經等修持,期望大眾透過對佛法僧的.....
2023年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
網絡課程/日本授課 2023年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 ◆企業創始人或董事長 ◆任職企業高階管理人 ◆對中華文化管理有興趣 ◆不限地區、學歷、信仰 課程介紹 面對現代企業所發生的領導力及道德觀念問題,傳統文化應用於當代管理領域的價值逐漸受到關注。為致力於推展中華文化,貫徹「佛法生活化」的自覺管理理念,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與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於2021年創立「自覺式管理文化」課程。 星雲大師指出:「現在世界上各大學所開的課程中,以『企業管理』為熱門學科。提到管理,佛教很早就有一套獨特的管理學。」職是,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思.....
2024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訪問學人申請辦法
論與實踐內涵,例如: 1、義理內涵與思想體系 2、建築理念與空間規劃 3、修持實踐與解脫道 4、文學理論與講演特色 5、早晚課誦與法會儀軌 6、人間佛教生活禪 7、生活行儀與人生儀禮 8、多元宗教信仰交流 9、生死學與生命觀 10、以音樂、藝術、蔬食、體育或科技等弘法方式 三、申請資格 (一)訪問學人:國內外大專院校之專(兼)任助理教授級以上,或專任講師職務二 年以上,或研究機構之專任助理研究員(或等同職務)以上。 (二)訪問學員:國內外大專院校之在學博士生和博士後研究員。 四、申請資料 (一)申請書〔附件一〕 (二)學術履歷表〔格式請參照附件二〕 (三)推薦函一封(另請推薦人親自以紙本或.....
2025年度(第十届)人间佛教研究奖学金计划
办方承担。 5.责任: 凡未经同意擅自更换选题论证会确定的论题,或未如期提交论文,或未出席研讨会发表论文者,将按照项目终止处理。所有参加人员的资料搜集、论文撰写、开题报告和会议发表等活动,均应尊重宗教信仰,维护民族团结,拥护国家统一,恪守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相关政策,不触及政治敏感问题,文责自负,信息与人身安全自负。凡违反相关法律或存在虚构数据,抄袭侵权者,一经查实,将按撤项处理,并追回业已支付的资金。 八、文献信息 1.【特别推荐】《星云大师全集》电子版: http://books.masterhsingyun.org/ 2.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网站(含历年人间佛教相关学术论.....
2025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訪問學人(員)申請辦法
論與實踐內涵,例如: 1、義理內涵與思想體系 2、建築理念與空間規劃 3、修持實踐與解脫道 4、文學理論與講演特色 5、早晚課誦與法會儀軌 6、人間佛教生活禪 7、生活行儀與人生儀禮 8、多元宗教信仰交流 9、生死學與生命觀 10、以音樂、藝術、蔬食、體育或科技等弘法方式 三、申請資格 (一)訪問學人:海內外大專院校之專(兼)任助理教授級以上,或專任講師職務二年以上,或研究機構之專任助理研究員(或等同職務)以上。 (二)訪問學員:海內外大專院校之在學博士生和博士後研究員。 四、申請資料 (一)申請書〔附件一〕 (二)學術履歷表〔格式請參照附件二〕 (三)推薦函一封(另請推薦人親自以紙本或電.....
人間佛教管理文化--「佛教管理」線上課程
中心主任 趙元修先生,華美化學股份公司董事長 人間佛教管理文化--「佛教管理」線上課程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顧問及師資陣容 1. 不限國家或地區,不限學歷、不限信仰。 2. 20歲(含)以上,無不良嗜好。3. 對佛教管理有興趣的或有志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士。 單元 課程名稱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交流會 1 佛教管理經典.導讀 9月6日 9月13日 9月20日 9月27日 10月2日 2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管理思想 10月18日 10月25日 11月1日 11月8日 11月13日 3 人間佛教企業禪 11月15日 11月22日 11月29日 12月6.....
「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傳佈」國際研討會
立制衡的合作關係。這種相生相剋的概念雖源自西方的現代化過程,但隨著百有餘年的傳播,卻在不同程度上使得亞洲各國予以正視、面對。 宗教傳佈與公民社會講求自主與自治,具有密切關係。宗教自由除了社會成員能選擇信仰自主權之外,亦使宗教能夠成為民間組織,從宗教靈性、文化藝術、教育、學術研究、慈善醫療,到公共政策的探討,皆擁有自主空間。宗教組織透過社會服務、承擔公共責任,進行宗教傳播,不但能夠落實宗教自由,並協助政府擴展社會服務,形成社會團體與政府之間的合作關係。 「人間佛教」自民國伊始,歷經數代高僧大德與社會賢達,於海內外華人社會不懈地推動,業已成為兩岸四地,乃至東亞及東南亞華人社會佛教實踐的共識,「人間.....
「人間淨土與彌陀淨土」國際學術研討會
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 「人間淨土與彌陀淨土」國際學術研討會 研討議題: 人間淨土與佛教經論研究 當代人間淨土的理論與實踐 從彌陀淨土到人間淨土之實現 人間淨土與彌陀淨土的比較研究 彌陀信仰與人間淨土 印度彌陀淨土思想考源 彌陀淨土與臨終關懷 淨土經論與淨土祖師思想/往生事蹟之研究 淨土造像藝術、贊唄與淨土念佛法門之研究 港澳地區淨土思想文化 論文篇幅: 1萬5仟字至2萬5仟字(最好不低於1萬字) 繳交時間: 2015年12月10日以前 會議接待: 請於2015年7月30日前寄回「回執」,並經審核通過後,大會將提供論文發表學者往返費用、食宿費用 中華佛教文化院、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