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36期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36期

出版日期
2021/11/16
出版者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ISSN
2414-7478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又到年末,檢視今年,我們總共分享了431篇文章,其中,論文67篇、藝文364則,還有特別製作的「我心中充滿感謝―星雲大師『如是說』」專題,祈願讀者在清淨文海中,獲取無上法味,心開意解。

 

本期論文版「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系列專題:三好」,共有5 篇文章。首篇〈三好〉,結集4 則大師專述的短文,對三好的價值、原則,詳盡論述,舉例豐富。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陳劍鍠教授論述「三好運動」的倡導與影響,及其與政治關係的釋疑。

 

江南大學鄧子美教授結合「三好」與業報緣起論,論證二者與改善個人命運之間的關聯。日本愛媛大學邢東風教授,從現實層面闡述人人行「三好」,才能共同營造優質的文明社會。西北大學李海波教授認為,「三好」與儒家君子文化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創造性的當代詮釋,而「三好」具有更強的操作性。

 

「人間論壇」搭配本院「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12月「人間佛教淨土觀」,收錄西北大學王雪梅教授〈論星雲大師人間淨土思想的實踐性特徵〉。「佛法論義」,上海大學道安佛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李嘉俊,考察早期瑜伽行派在思想與行持兩個方面側重於人間性的理論和實踐。「本懷輯要」,選錄山東師範大學譚潔教授〈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佛陀本懷思想探析〉。

 

「專題連載」部分,佛光大學闞正宗教授〈台灣佛教新史〉第18 篇,談殖民時期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台所辦期刊;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末木文美士《作為思想的近代佛教》最後一講,從研究的視角來看大乘佛教的實踐。

 

此外,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榮譽教授蘭卡斯特鑽研「海線佛教」20 餘年,其研究成果《佛教海線絲綢之路》即將出版,本院獲授權譯為中文,並在本刊中英文同步連載,本期刊登第一章〈前言〉。

 

2013 年開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每年11 月都會舉辦國際書展,今年因疫情關係,改為線上書展,本期藝文版特別謄錄整理心保和尚去年在書展「名人對話.名家講座」內容,讓更多有緣人親炙和尚澄淨佛眼中的文學光華。

 

「新書文選」節錄慧傳法師《奮起飛揚在人間》及如常法師、楊威博士合著的《人間淨土與田園城市》,讓讀者先睹為快。「人生修行路」專欄,轉載依空法師與「無常」擦身而過的人生感悟。

 

「歷史風華」收錄《磨鏡台》主編靜賢法師書寫南岳風光,以及成都國學研究會祕書長馮學軍老師針對「牧牛圖」與藏傳佛教「牧象圖」作一比較、論述;另外,「藝文讀書會」專欄刊出覺多法師《啟動斜槓人生》讀後感,還有歐宗智仁者談井上靖的《淀君日記》。

 

這期小說,選錄寂然法師的〈古道何方〉;散文有傅月庵、吳秀麗、玄洪法師、莊聰吉、慧容法師等5篇;新詩轉載向陽老師〈火與雪溶成的〉,作者以四季刻劃花蓮山海、自然與人文之美,另外3 首是來自中國大陸亞彬、景丹、胡本先居士的創作。

 

本期專題報導「朝山」,永堂法師從1974年寫起,記錄佛光山開山之初,大師帶動信眾朝山禮佛之風氣,至今已逾50年了,衷心祝福朝山者皆能如大師所言,能夠從娑婆拜到淨土、從凡夫拜成聖者、從汙穢拜到清淨,由身體的健康拜到心靈的健康。

 

韶光荏苒,新的一年又即將到來,本刊創刊至今已過6年,承蒙各方大德的愛護與支持,讓《人間佛教》在佛教文化的園地漸次成長茁壯。在此,祝福大家一切圓滿、三業自在。

 

論文
三好
星雲大師
佛光山開山宗長
論文
「三好運動」之倡導與「政治和尚」之解疑
陳劍鍠
論文
「三好」與個人命運
鄧子美
論文
「三好」感懷
邢東風
論文
君子與善人——儒家倫理視域下的「三好」說
李海波
論文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第一章——前言
蘭卡斯特
論文
論星雲大師人間淨土思想的實踐性特徵
王雪梅
論文
略論早期瑜伽行派佛教思想的人間性
李嘉俊
論文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佛陀本懷思想探析
譚潔
論文
〈台灣佛教新史〉之十八——殖民時期佛教文教事業之一: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台所辦期刊(上)
闞正宗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里興田路 153 號
886-7-6561921 #2501-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