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釋研究 —以《星雲大師演講集》為中心 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作品選詞特點研究 佛光山大洋洲人間佛教「本土化」的主要成就 寺院與城市關係的維度 —以佛光祖庭大覺寺為中心的考察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高等教育實踐研究 —以佛光大學為中心 論佛光山清規的特色及其時代意義 常紅星 002 韓敬山 024 王若曦 064 陸杰鋒 106 王桂瓊 136 崔 淼 170 賴艷彬 214 陳 厚 240 謝志斌 258 翟興龍 304 聶啟陽 332 張文婷 364 X IV II 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佛法真義》論壇紀實 ︱編 輯 序︱ ︱總 序︱ 人間佛教佛.....
建的國際佛光會,及其成熟的組 織運作模式,有效地解決了佛教史上的這一難題。在現代社會,佛 教的弘揚毫無疑問將會愈來愈需要發揮信眾乃至一般社會大眾的參 與作用;尤其在今後的公民社會及資訊社會,隨著高等教育的日益 全民化,隨著佛教文化知識的日益普及化,一般信眾及社會大眾在 佛教弘傳中的主體地位、能動作用的問題,也將會愈來愈突顯出 來。由此以論,星雲大師所推動的一系列旨在提升居士地位、發揮 信眾參與意識及能動作用的制度施設,是他對佛教發展做出的可貴 探索和重要貢獻之一。 (五)提倡對全體佛教知識與思想信仰的整合,是星雲 大師對佛教的第五大貢獻 分宗判教,說到底,就是對於佛.....
從高等教育與管理看一筆字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高等教育實踐研究—以佛光大學為中心
本選題以佛光大學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佛光大學神聖與世俗的二重屬性,發掘出作為佛光山文教事業重要一環的高等教育,在現代佛教走出山林、融入社會的過程中,如何與現代文化教育相結合,通過教育事業向社會傳達人間佛教的精神,試圖梳理和提煉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教育實踐,並且對以人間佛教為代表的現代宗教如何通過文化教育事業對社會的貢獻和影響進行初步探索,展現出一條「佛教人間化」成功、現實、可行、積極的道路。
香港中大人間佛教研討會 共研國際傳佈
研究,並邀請與會者出席8日「維也納佛光青年愛樂團」在中大演出的新春音樂會,從音樂藝術感受人間佛教的實踐成果。 人民大學張風雷教授表示,人民大學的重點是研究佛教,並且是唯一受國家委託、培訓宗教領袖人才的高等教育學府。12年來已培訓出近700名宗教負責人;他非常認同人間佛教的精神,經過數代高僧大德的努力,已成為六祖惠能大師後的佛教新標誌。武漢大學何燕生教授指出,武漢大學的「禪文化研究中心」於去年5月成立,感謝佛光山的鼎力支持,成立典禮和一周年紀念典禮均邀請到佛光山副住持兼南華大學副校長慧開法師蒞臨主禮,期待大學能與佛光山建立長遠的合作交流關係。 「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傳佈國際研討會」6至7日於.....
從行門看人間佛教
台灣的高等教育過去追隨西方科學理性的腳步,宗教被視為非理性,不能進入校園。民國80年左右才開始有宗教學系的設立,至今全台宗教系所不出10個;再者,我是個皈依三寶30幾年的資深佛教徒,進佛光大學任教之前卻恥於承認自己佛教徒的身份,這是何故?因為舊社會的佛教思想給人無知、落後、迷信、神格化遙不可及的印象;加上我是高校學者,必須以理性、前瞻、實證、學術權威為表徵,那些會關涉到無意識領域、非理性世界的東西,自然被壓抑了。
佛教的學術研究和大學教育
佛教是一種宗教,但它所包含的文化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的學科領域極為廣闊,是科學研究的重要對象。 當代的大學既是教書育人的場所,又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基地。無論是從育人方面看,還是從研究方面看,對佛教都應給予重視。一個學科門類較為齊全的綜合性大學,對佛教的學術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較有文化素養、受過良好高等教育的學人,對佛教的一定程度的瞭解也是應當具有的。本文側重對佛教學術研究的現代化問題和大學教育中的佛教課程問題簡要地提出一些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