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442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觀音信仰實踐研究 星雲大師的感應觀 繼承與超越 —星雲大師祈願思想的現代轉型 祈願的演變發展與反思 星雲大師白話文譯經精神與實踐的歷史意義與未來展望 《勝鬘經‧十受章》注疏的敦煌本和傳世本比較研究 —兼論星雲大師《勝鬘經十大受》的實踐性闡釋 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生命倫理觀及其現實啟示 星雲大師共生觀在當下的生態倫理內涵及意義 「無我」才能「有我」 —星雲大師責任倫理思想研究 菩薩人格的內涵及其養成 —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人格理念為例 論星雲大師以禪統攝三教的思想淵源與現實意義 儒、釋、道關係在近現代社會的延續與展開 —以星雲大師的「三教一家」為.....
《勝鬘經‧ 十受章》注疏的敦煌本和傳世本比較研究—兼論星雲大師《勝鬘經十大受》的實踐性闡釋
《勝鬘經》已在敦煌遺書中找到寫本,同時吐魯番文書中也發現有兩件殘片,但該經的註疏,尤其是第二章節〈十受章〉的註疏尚未進行充分的研究。本文擬對該章的敦煌文本進行探討,同時觀察其與傳世註疏中的文獻脈絡,最後結合當下佛教的人間思想潮流,嘗試論述星雲大師所著《勝鬘經十大受》和〈十受章〉敦煌註疏本、傳世本的思想淵源,探究該書寫在人間佛教思潮下的實踐性意義。
《勝鬘經》的佛性觀 認識如來藏
這是生命怯懦性的一種表現。人間佛教就必須要重視開發人的內在生命的寶藏,鼓勵人們的信心和志氣,鼓勵精進進取的人生,以便引導現代人生得以走向解脫和覺悟的康莊大道。 慧東法師從實踐的角度,一一闡述《勝鬘經・十受章》的經文。並引用星雲大師《勝鬘夫人十大受》:「在世間上做人,守法、守信義是很重要的。有這種受戒不犯——不忘承諾、不捨所願、不失道德、不違法制的觀念,做人才能成功。」說明在生活中體悟佛性,實踐如來藏,把人做成功,離成佛就不遠了。 慧東法師以一位美國警察為例,他能控制情緒,寬容民眾的無禮,卻忍不住問:「為什麼忍耐會被當成軟弱呢?」其實忍耐需要力量與智慧的。而如來藏並不在邏輯思惟裡,是在內心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