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目錄 近代中國《阿含經》的「發現」與人間佛教的發展 實相體認與實踐轉向 —憨山大師與星雲大師認識內外教關係研究 人間佛教的判教與其發展路徑的關係探析 應機之融和 —析星雲大師人間淨土思想對傳統淨土思想資源的繼承與應用 人間佛教的建構途徑及其實踐邏輯 —以星雲文教館為例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的空間實踐及意義 —以佛光大學海淨樓中的日常生活為中心 佛光山僧眾的人間佛教美育研究 本土化互動 ―佛光山與馬來西亞宗教界的交流探究 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制度研究 「身」與「心」的結合 —星雲大師體育弘法 黃 凱 002 楊本華 042 馬 俊 094 郭 旭 134 陳.....
2015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上海星雲文教館登場
革的啟示;中央民族大學的張倩,則討論人間佛教在佛教現代化進程中的實踐;南開大學的溫光怡,則立足新媒體,探討佛光山的人間佛教傳播;最後,北京大學的林嘯,則試圖挖掘淨土經論中的人間佛教思想,探討人間淨土與傳統淨土的關係。 晚間,滿蓮法師、妙凡法師與程恭讓與在場學者舉行人間佛教論壇。論壇由妙凡法師主持,3位嘉賓分別說明與佛光山的因緣。程教授談到,自幼與佛有緣,受到大師「為兩岸好」和「人人平等」精神的感召,早期參與了佛光山的部分文教工作,自此與佛光山和星雲大師結緣;滿蓮法師說,其實在佛光山出家是一種福報,親屬的去世,讓她不解生命究竟是什麼。從學佛到出家的11年間,滿蓮法師認識到佛教是生命的教育,因而選.....
應機之融和—析星雲大師人間淨土思想對傳統淨土思想資源的繼承與應用
星雲大師的人間淨土思想,是大師依時代之機、融合大量傳統淨土思想資源而安立的淨土思想與實踐。大師的人間淨土之意義包含兩個層次:一是個體的心淨及淨土行,二是群體心、人際關係、生態環境等的清淨。大師認為,如果家庭、或團體、或國家乃至全世界的每個成員,能夠以清淨心將佛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那麼家庭和國家等的人際關係、自然環境等皆會因之變得和諧清淨。也就是說,人間淨土的兩個意義層次之間存在著關聯,後者是前者的擴充,同時後者又規範前者淨土行的範圍。大師人間淨土對傳統淨土思想資源的繼承與應用主要有如下四個方面:一是大師認同佛經和諸宗派主張的一切淨土思想及其價值。二是大師將大乘菩薩莊嚴淨土的思想應用到人類社會,主張我們應該將佛法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行淨土行,進而將我們所居之土淨化為人間淨土。三是大師人間淨土的淨心法門和淨土行,是以禪宗禪行、淨土念佛為主導,並將佛法眾多修行法門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四是在人間淨土藍圖的建構上,大師以唯心淨土為實現淨土的起點,又以佛經中記載的佛菩薩攝受眾生的淨土,為人間淨土契理的佛理來源和接引現代價值進入人間佛教的參照。這也就是說,星雲大師人間淨土的內容結構、修行方法、淨土藍圖等等之中,皆融和有多種傳統淨土思想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