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傳承中華文化: 第四屆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成功舉辦
書長進行精心而細緻的評點。與會學子通過文史哲和社會科學等不同進路,通過討論星雲大師思想與實踐、人間佛教的佛理經典與現代轉型、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問題等議題,共同展開了人間佛教的歷史與現實研究。其中,人間佛教美學觀、人間佛教文學思想、人間佛教幸福指數的心理學調查等新鮮話題,與更高品質的研究計畫,一併成為了此次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活動的新亮點。 圖說:合照。 人間社記者潘偉攝 程恭讓: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 2018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 第三日精采討論 2018年5月25日,第四屆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開幕式在北京興中文教館舉辦。本次共有來自國內外知名高校的上千名學生報名參選,初步遴選後,共有10.....
星雲大師「人生美」析論
太虛大師提出以佛陀為理想人格的佛教人生美已將近百年。佛教美學的「人生美」在當代人間佛教的行者星雲大師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彰顯與發展大師「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的威儀形象美,「以無為有,以空為樂」的僧人守貧形象美;「佛教靠我,無畏改革」的時代改革形象美;「慈悲喜捨,三好四給」的奉獻態度美;「圓滿自在,歡喜人間」的歡喜性情美所展示的人格美,以及「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五和理想美與「世間佛法,不離世間」的覺悟境界美;都是對佛教「人生美」典範性的關釋。從理論角度而言,星雲大師的人生美豐富了美學學科的内容。從實踐角度而言,星雲大師所展現出的「人生美」對於當下流行的大眾審美文化中出現的虛無主義,「喪文化」具有反向的抑制作用力。
佛教工藝藝術概論
工藝,是人類文明的象徵。當人們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後,轉而追求精神層面的提升。人們透過雙手,展現巧思,自然地傳達出每個時代的文化背景和精神意涵。從庶民到皇室,由純樸的手工藝品到巧奪天工的宮廷精品;無論是手中掌玩,或是朝貢品,它是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曾是政治權力表徵的一環。佛教工藝文物則多了一分神聖的宗教性、信仰性和佛教美學之旨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