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念,共1116筆結果:
星雲大師的感應觀
感應思想是中國傳統的思想,「感應」之義廣泛應用在人神關係中,尤其是天人感應的思想貫穿了整個中國古代社會。佛教傳入中國後,感應之義從強調人與神之關係,轉移到人與佛的關係中,發展出眾生之「感」與佛之「應」的中國佛教感應思想。星雲大師繼承發展傳統中國佛教的「因果感應」思想,形成了內涵更廣泛、重視個體內心修養、淡化神力崇拜、與科學理論接軌、遵行因果法則的感應觀。星雲大師以人間佛教的理念來解讀「感應」真義、闡釋感應遵循的因果法則、實現感應的因緣條件,揭示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感應的現象。星雲大師的感應觀彰顯了人間佛教的人間性和生活性的特點,推動了佛教的現代化轉型,具有深遠的宗教意義和時代意義。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3298/
太虛大師女性觀研究
太虛大師認為在佛性、空性和因果性的層面上,男性和女性是絕對平等的。而在世間法中,太虛大師則堅持男尊女卑的論調,認為女性先天地「劣於」男性。在此觀點的基礎上,太虛大師一方面積極支持女性接受教育,爭取職業權利和政治權利,希望她們成為既能貢獻家庭,又能利益社會國家的新時代自強自立的「賢妻良母」,甚至鼓勵她們遠赴海外弘法利生。這表現出了其女性觀念的先進性。另一方面他又不贊同女性出家,強調「八敬法」對尼眾的壓制,視女性為「分利者」等。這表現出了其女性觀念的保守性和不徹底性。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744/
【星雲大師紀念專題】
線上閱讀 今年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圓寂週年,為紀念大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出版的第49期《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特別製作紀念專題,邀請學者撰寫展望人間佛教的未來發展。即日起每天連載,歡迎轉發分享! 第49期《人間佛教》學報藝文:https://reurl.cc/N49xNm 【星雲大師紀念專題】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news-event/events/TSFgsihbEvent-000175/
她想念的珀斯野花
/periodicals/3d9ca798-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