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 弘揚佛教十大貢獻照耀人間
歸納出「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十大貢獻」,包括:系統性的建構人間佛教的理論體系、深廣人間佛教的建設事業、推動現代人間佛教僧團、確定信眾在人間佛教中的地位與作用、整合佛教文化知識與信仰、實現佛教現代化的轉型、拓展佛教國際化、推動兩岸佛教交流與和平、為台灣佛教現代化的發展探索出路及方向、指導現代人生活的修行方法等。 他分享,這是人間佛教發展的面向,也是大師的成就,他推崇「星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的一座燈塔」,他的貢獻不僅限於台灣,更及於全球也關乎世界佛教的未來。 陳其邁感受星雲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大師的智慧與慈心悲願,讓法水長流五大洲。高雄市有幸成為大師弘法的福地。他特別感謝佛光山一直熱心公益也開.....
公共性對現代佛教制度建構的影響—以佛光山為例
公共性作為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徵,對現代佛教制度的建構具有重要意義。現代國家制度的建設對普羅大眾訴求的關注及對公共權力的要求不斷加強,因此,在宗教神聖性基礎上建立政權的合法性被瓦解後,宗教的公共性已然成為其影響社會建構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說,宗教要想更好地實現現代化轉型,對其公共性的挖掘將成為宗教與現代社會良好互動的契合點。在中國傳統社會,佛教僧團作為區別於血緣家族的生活共同體,體現了其固有的公共特性。公共性在佛教現代制度改革中分別表現為,佛教從內部進行革新以回應時代的質疑以及佛教與其他宗教共存的問題。具體的制度構建則可以從僧團和宗教空間兩個中心展開。佛光山是現代佛教制度改革的成功案例,星雲大師從開山一開始就意識到了佛教的發展必須與現代化社會的發展相互適應,從其弘法理念到制度細節無不體現了公共性的特徵,不僅促進了佛教的現代化轉型,有益於佛法的弘揚和發展,而且對公共事務的積極參與,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值得借鑑。
星雲大師是傳統文化現代轉型的榜樣
星雲大師是佛教史上當之無愧的高僧大德,以一人之力彙聚萬眾之心,促成了漢傳佛教的現代轉型。大師所創建的佛光山事業,把中國佛教帶到了世界各地,把中國文化饋贈給世界人民。大師的佛法,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是禪宗在當代社會的新發展。星雲大師是中國傳統文化實現現代轉型的典範和榜樣。
「佛光新戒條」與戒律的現代化轉型
戒律學作為佛教三學之一,具有重要地位,是定學、慧學的基礎。戒律「止惡揚善」的基本精神很少改變,戒律的具體條文卻隨著社會發展、時空變化而不斷調整。星雲大師提出以「十要」「十不要」為條目的「佛光新戒條」,既是對現實因緣的應對,也是大師對戒律長期思考和實踐的創造性成果。新戒條體現了佛陀制定戒律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原則,適應了現代社會人們精神生活和社會生活的規則和需要,符合漢傳佛教進一步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形勢和要求。「佛光新戒條」是對戒律規範的系統革新,是原則性與靈活性的有機結合,為戒律的現代化轉型提供了範例,為佛教走向更廣泛的空間、更多元的文化、更豐富的人群,提供了規範、依據和動力。
繼承與超越—星雲大師祈願思想的現代轉型
佛教祈願是一種源遠流長的信仰形態,經過宋代慈雲遵式等人的整合與發展,逐漸成為中國佛教極為流行的一種法事活動。星雲大師在繼承傳統佛教祈願思想和實踐方式的同時,在「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人間佛教基本原則下,對古老的祈願文化進行了多方面的揀選和超越,形成一種輕鬆簡便、積極向上、慈悲利他、祥和清新的人間佛教祈願文化。星雲大師之祈願思想與實踐作為人間佛教的一種重要呈現,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多種呈現方式和獨特的文化個性,在撫慰信眾感情、激發信眾力量、施展道德教化、傳遞佛教精神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佛光西來學校菩提學子座談 以佛法智慧應對現代挑戰
關懷tw 人間社 覺瀚/台北報導 佛光山 當代 佛光西來學校自2017年成立「菩提學子」計畫以來,致力於接引13歲以上的青少年返校服務,至今參與人數已超過50人。隨著科技的進步、資訊的爆炸以及社會快速轉型,青少年面臨的身心挑戰日益加劇,且範疇愈發廣泛。為因應這些挑戰,西來學校於11月16日舉辦「Ask Me Anything」座談會,特別邀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及團隊知悅法師蒞臨指導,於西來文教館禪堂與23位菩提學子面對面交流接心。 佛光山義工會27期菩薩義工研習營 超前部署修福慧 佛光山義工會於5月1~2日舉辦「菩薩義工研習營」,來自全台各地近150位義工參加研習。課程安排有您.....
佛光西來學校菩提學子座談 以佛法智慧應對現代挑戰
對現代挑戰 【人間社 周芝含 美國洛杉磯報導】 佛光西來學校自2017年成立「菩提學子」計畫以來,致力於接引13歲以上的青少年返校服務,至今參與人數已超過50人。隨著科技的進步、資訊的爆炸以及社會快速轉型,青少年面臨的身心挑戰日益加劇,且範疇愈發廣泛。為因應這些挑戰,西來學校於11月16日舉辦「Ask Me Anything」座談會,特別邀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及團隊知悅法師蒞臨指導,於西來文教館禪堂與23位菩提學子面對面交流接心。 妙光法師首先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並談及中西文化的差異,這些體會讓許多在美國成長的華裔青少年深感共鳴。在菩提學子進行簡短的自我介紹後,座談會進入提問環.....
【沿著星雲大師的十個佛教現代化道路繼續前進】
線上閱讀 西北大學李利安教授,講述星雲大師推進傳統佛教現代化轉型的十大路徑,在人類現代文明的未來發展中,發揮浸潤、制約、導引等積極作用。 影片點閱:https://youtu.be/r6u96Vesc6c 全文詳閱:https://lurl.cc/2Ek4pz 【沿著星雲大師的十個佛教現代化道路繼續前進】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成功實現佛教現代化的重大轉型
有法可依 首場觀音信仰論壇登場
南北朝到隋代則為興盛期,如造像、禮拜、供養、持咒等修持已日益流行;隋代到宋代是普及期,有大量觀音類經典被譯傳,內在理論體系最終完善;到了元明清則是演變期,最大的特色便是女性觀音信仰成為主流;民國以來為轉型期,主要特點是觀音信仰與現實人生的結合更加密切,從被動的修行發展成主動型實踐,觀音文化也得到進一步弘揚。 實踐法門 觀音即是慈悲 最後,妙凡法師提問:觀音法門應如何實踐?慈悲心又該如何培養?心保和尚一語道破實踐的關鍵:「慈悲即是觀音。」他表示,只要心懷慈悲,人人都可以是千手千眼、尋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但心保和尚也提醒大眾,學佛者常常會犯一個小毛病,「就是用佛的標準來要求人」,往往造成了雙方的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