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人間佛教學,共1932筆結果:
五台山顯通寺
/periodicals/28b4be8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十五年前,十五年後
/periodicals/2e751b46-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五十年的調查
/periodicals/2c7dfbdd-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明王院五重塔
/periodicals/3cb59897-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五台龍泉寺
/periodicals/24b3d053-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十五個漢字,悟人生道理
/periodicals/3f139046-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佛教瞑想論》第五講
隨著佛教在日本流播,瞑想體系是如何在扶桑被接受的呢?本章主要以此為對象作一考察。 首先,最早記載瞑想法門傳入日本的僧傳,是日本中世時期虎關師鍊(1278-1346)所著《元亨釋書》中的道昭(629-700)傳。據說道昭是最早把法相宗傳入日本的僧侶。據《元亨釋書》記載,道昭約在653 年前後,以遣唐使身分到中國留學,並師事玄奘(602-664),約660 年回到日本。
/periodicals/14bc97a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生活唯識》第五講:唯識的科學性
我不斷強調「唯識」是「兼具科學、哲學、宗教三要素的普遍思想」。首先就科學來談。 科學到底是什麽? 科學的英文是「science」, 源自拉丁文「scientia」(知識),原意是系統化的知識,演變成現在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問之意。換個角度説,科學基本分為「是什麽」和「為什麽」兩個問題,可定義為「以一切存在為對象進行觀察、思考的人類活動」。按此定義,可以說「唯識」具有科學性的一面,因為「唯識」把存在全體叫做「一切法」(諸法),以一切法為對象進行觀察、思考。如果把科學定義為「分析某個對象並追究其構成要素的人類活動」,阿毘達磨恰恰相符。「阿毘達磨」是梵語「abhi-dharma」的音譯。「dharnma」為「存在」,「abhi」是「分析」之意,阿毘達磨就是「分析存在」,同樣也和科學精神相通。
/periodicals/19c61d5d-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微新詩五首
/periodicals/2018f556-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法水長流五大洲—— 「人間紅利」見證於日本法水寺落成
/periodicals/2b13ee9e-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