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忍,共223筆結果:
具五善、去五惡——星雲大師的佛教女性思想
本文從理論層面分析了星雲大師的佛教女性思想,星雲大師在五方面展現其對佛教女性的看法:先天體質上為男剛女柔、社會結構上為男尊女卑、修行之道上為男淨女垢、成佛境界上為男女平等,而在佛教推展上則肯定女性的貢獻。 星雲大師立論的觀點強調女性獨具的柔美特質,呼籲女性應發揮溫柔、謙遜、忍耐、慈悲、智慧的美德,在行為上具五善、去五惡,為家庭、社會、佛教提供一份力量,為眾生創造更詳和圓滿的人間,而在1998年的國際三壇大戒,也充分顯現出星雲大師推展比丘尼戒的願心。 星雲大師的佛教女性思想,不論在傳統叢林制度的改革上、男女社會結構的調整上,乃至於對當代宗教態度的修正上,均展現了重大的時代意義,對台灣佛教叢林男女二部僧團的均衡與平權發展,樹立了良好的制度與典範。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816/
文心雕佛 懷念星雲大師第五堂課「般若智與菩提心——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
心法」。 杜教授說明星雲大師以生動、自然的語言,呈現八正道、四禪八定、六度等心法的操作。以六度為例,布施:「普門大開,藏經流通,服務結緣,淨化自心」;持戒:「收攝六根,反聞自性,由定生慧,開發權智」;忍辱:「放下身心,弘法利生,泯滅人我,入無生忍」;精進:「歷緣對境,皆成道場;六根互用,活出三百歲。」在《佛光菜根譚》及《往事百語》中,敘述待人接物的修養與方法,每一句都是菩薩道的工夫心法。例如:「心甘情願」、 「我是佛」、「六根互用」、「什麼都是我的,什麼都不是我的」等。 杜教授說明「般若智」是「智不住生死」;「菩提心」是「悲不住涅槃」,二者是佛教的核心教義。而成佛的絕對條件為「菩提心的圓滿」及.....
/news-event/news/TSNews-000275/
《菜根譚》選 ─ 人間實相
《菜根譚》選 ─ 人間實相  Selections from Tending the Roots of Wisdom - The World in Reality
/dictionary/search-result/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