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與人類宗教文明的交流互鑑—比較宗教學的視角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是佛教走出山林、融入都市和走向世界的弘法典範,在佛教弘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從比較宗教學的角度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藉現代科學技術和當代資訊技術進行弘法,形成了有別於其他世界宗教的較為獨特的宗教文化傳播模式。它與時俱進,卻又不故步自封,而是與其他宗教和諧共生,為世界宗教文明的和合圓融和交流互鑑提供了範例,也為佛教中國化提供了參考。
跨種族宗教對談平等觀 台印性別平等促進研討會參訪團來山交流
面,有關佛光山的僧伽教育及社會大眾教育之系統、學生畢業出路及社區大學等,都一一扼要介紹。此外,學者亦關心佛教對台灣社會的正面影響,妙凡法師舉例,每年有大量佛教徒受持五戒,無形中對台灣社會形成一股穩定、和諧、進步的力量。 參訪團對佛光山的各項弘法事業興趣濃厚,兩小時的交流意猶未盡。最後,妙凡法師贈送大家《人間佛教論文選要》英文論文集及《人間佛教的法要:國際佛光會世界大會主題演說》英譯版,林明傑教授代表與會學者接受大師一筆字墨寶「雲水自在,祥和歡喜」。學者們表示佛光山是塊淨土,期待將來作進一步交流,以加深了解人間佛教在印度及台灣的發展。 學者們踴躍提出了有關佛光山的四大宗旨、全球寺院發展方向、學術.....
人間佛教幸福指數心理學研究—基於「四給」的考察
人間佛教歷來關注信眾的生活幸福,人間佛教幸福觀包括充裕的物質生活、和諧的人際關係和修行的歡喜三個方面。以往的研究主要用問卷來測量幸福觀,本研究從微觀切入,不僅採用基於任務觀察、日誌回饋、調查問卷等描述性方法,而且採用實驗法,力求使整個研究過程和研究結果達到真實自然的狀態,更好地反映人間佛教幸福指數。從研究得到結論,佛光青年的「四給」認同度與參與度越高,主觀幸福感越高;「四給」搭起了行佛與人間佛教幸福觀的橋梁:人間佛教具有普世價值,更重視人間、重視人本、重視現實生活;星雲大師所說的人間佛教幸福觀是成立的,人間佛教在實踐中華文化倫道德,建設五和人生上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新型家庭倫理思想與實踐研究
家庭是人倫之始,以倫理為本位的中國社會尤重家庭之建設。受現代性衝擊影響,中國家庭結構和家庭觀念發生劇烈轉變,呈現出多樣並存的狀態,而家庭問題也愈加突顯。 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發展,關注社會問題,認為家庭生活的和諧有序是人間佛教實踐之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新型家庭倫理思想共有兩方面,其一是回應當代家庭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其二是構建家庭倫理範式。 首先,星雲大師對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與矛盾進行回應。其次,星雲大師從家庭和樂圓滿、人心社會淨化兩個層面提出家庭倫理範式,以家庭之愛的昇華與淨化擴展到慈悲對待一切眾生,實現社會和諧。大師的家庭倫理思想呈現出匯融性、超越性和易行性的特徵。 在社會實踐方面,星雲大師積極推動「佛化家庭」的建立,並親自舉辦「家庭普照」、「佛化婚禮」等活動,開展社會福利事業,為當代佛教參與家庭社會生活提供範式。
人間佛教與宗教對話
宗教對話是近年來宗教學界的熱門話題。有鑑於宗教間的緊張和紛爭帶來的國家分裂、民族衝突乃至仇殺和戰爭,宗教界和學術界都在探討宗教之間對話的必要性、可能性的問題。星雲大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思想以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眾生和諧、世界和平為宗旨,多年來在全世界積極開展宗教對話的理論研究,並積極推動諸宗教之間的對話,成為維護宗教和諧和世界和平的主導力量之一,贏得了全世界宗教界人士和社會人士的廣泛讚揚。
人間的覺者,新時代行佛——讀星雲大師《佛法真義》
2019年6月11日,簡體中文版《星雲大師全集》在南京舉行首發式。又一次見到久別的大師,我不禁心潮起伏,刹那間時光倒流。 2001年,美國發生「911」之後不久,我在佛光山紐約道場初次見到大師。那一次見面,大師跟我說,他在努力促成把法門寺的佛指舍利迎請到台灣供奉;那一次見面,大師還跟我解釋為什麼要把第五戒「不飲酒」改為「不吸毒」。從此以後,大師在我的心目裡始終有這兩根支柱:一是致力於傳統佛教煥發與時俱進的現代活力,二是依託佛法致力於兩岸的交流與和諧。
人間的覺者,新時代行佛——讀星雲大師《佛法真義》
2019年6月11日,簡體中文版《星雲大師全集》在南京舉行首發式。又一次見到久別的大師,我不禁心潮起伏,刹那間時光倒流。 2001年,美國發生「911」之後不久,我在佛光山紐約道場初次見到大師。那一次見面,大師跟我說,他在努力促成把法門寺的佛指舍利迎請到台灣供奉;那一次見面,大師還跟我解釋為什麼要把第五戒「不飲酒」改為「不吸毒」。從此以後,大師在我的心目裡始終有這兩根支柱:一是致力於傳統佛教煥發與時俱進的現代活力,二是依託佛法致力於兩岸的交流與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