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經典詮釋的現代模式 —以星雲大師對《心經》內容與實踐的 解讀為例
印度的佛教作為異域文化,通過異地的語言文字形式傳播到了中國,經歷了出經、譯經、解經、印經、傳經等歷史進程,逐漸形成以經典為核心信仰對象的經典崇拜。《心經》是極為重要的般若經典,星雲大師對接兩千年來的經典崇拜傳統,反思傳統和今人詮釋的不足,對《心經》做出現代化的內容與實踐的解讀。代表了人間佛教經典崇拜的新模式,指明了未來經典詮釋、經典實踐乃至於整個佛教發展的正確方向。
敦煌佛教論義文書寫研究 ─兼論隋唐時期佛教的人間性實踐
當今人間佛教的弘法已形成普及化、國際化趨勢,然而在其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佛法「俗化淺化」、「缺乏清淨修持」等質疑,面向質疑,可以從歷史中尋找答案。本文通過釋讀P.2670、P.2871、P.2930、P.2770V、P.2807 等寫卷,梳理論義文本的書寫特色,結合中古時期的佛教人間化實踐,深入挖掘人間佛教的歷史價值。「陳述佛法東來」的內容,體現了人間佛教與政治的緊密關聯。「文本書寫」與「論辯講說」構成論義活動傳授知識的兩種基本形式,蘊含著承自原始佛教的「善巧方便」與「般若智慧」並舉並重的弘法思想。「文本書寫」以「藉助傳抄關係」和「運用共有模塊」的方式構建了論義文本之間聯繫緊密的網絡,「論辯講說」的內容體現了啟發信眾自覺自悟、調和入世與出世、關注社會眾生的人間性特徵。「稱頌論場大德」的書寫則表明佛教修習應當在社會生活中進行,在接觸大眾中觀照內心執著。
佛光山人間佛教在日本的弘法實踐研究 ─以「本土化」為核心
自兩漢之際佛教由中國經百濟進入日本,中日佛教便成為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作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佛光山與日本的淵源由來已久,早在1963 年星雲大師參加訪問團展開對日本、新加坡等國考察的旅行,就與日本佛教界結下了深刻法誼。1993 年,佛光山在日設立第一處道場東京別院,至此,佛光山人間佛教在日本的弘化之路已經走過30 年的沐風櫛雨,取得了斐然的弘法果實。 星雲大師提倡用「本土化」來弘揚人間佛教之精神,佛光山在日本的本土化弘法實踐便是「自覺行佛」的良好範例。本文從人間佛教與日本的前緣開始,對佛光山的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與日本佛教界的交流進行整理,從本土化的四個核心要點「語言本土化、風俗本土化、習慣本土化、教育本土化」出發,分方面探討佛光山人間佛教在日本的弘法實踐,研究其將人間佛教理念融入當地社會的多種方式。
人間佛教的思想與實踐
人間佛教的思想與實踐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Humanistic Buddhism
趙氏廷箴懷芳佛學講座系列英文論壇 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
、波士頓三佛中心監寺妙璽法師、紐約道場監寺有霖法師,休士頓中美寺覺法法師,以及波士頓協會會長黃文儀、紐約協會會長陳澄慧等。 3位與談人各從宗教、企業和學術的角度探討佛教中慈悲的意義,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實踐與應用。妙光法師強調慈悲不僅是同理心,而且是深刻理解自己與他人有著相同的痛苦,並付諸行動減輕彼此的苦難。 他分享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人們在困境中互助的場景與精神。還以演員基努·李維在某次訪談的節目為例,當被問到如何處理插隊的情況時,李維並沒有立即做出情緒化的反應,而是進一步思考,對方有什麼苦衷?這反映他在情緒與反應之間創造了思考空間,避免衝動反應。這種自我覺察正是佛教中慈悲實踐的關鍵.....
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辦
的最後,引用星雲大師有關佛光山宗旨的教示作為總結:「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從事佛教教育與文化工作需要長期努力和奉獻,方克有功,今日的解經學研討會正是「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的工作實踐,期勉與會大眾能在此次的發表中,體會佛教解經學的要義。 第一場由李四龍教授發表〈湛然解經與唐代天臺宗立義方式〉,探討唐代天台著名學者湛然在整理和解釋智顗大師著作時,以「判教」做為解經方法。湛然結合問答辯破、專題論義和章句訓詁三種方法,促使祖師的著述成為天台宗的根本典籍。浙江工業大學鄭興中教授則在〈《大乘義章》與解經學:基於教理解釋的視角〉,探討《大乘義章》是如何組織教理,教理解釋的重點是什麼,.....
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探討人間佛教當代走向
礎上提出自己的論點。 關於人間佛教當代化的問題,李四龍提出,應當重視佛教在當代中國的實際社會功能,以及佛教在中國轉型中的定位與貢獻,因此人間佛教的時代化非常值得關注。他表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生實踐人間佛教,將「人間佛教」從概念變成實踐,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如今的佛光山展現了星雲大師的時代性思考。「星雲大師一生思考如何應對當下的人心問題,這是時代的使命,也是人間佛教當代化的表現。」李四龍說,如今在高科技的時代背景下,人間佛教必然迎來全新的闡釋與實踐。 王雪梅介紹人間佛教在國際化傳播過程中的情況,以佛光山礁溪會館監寺滿徹法師曾在德國弘法為例,說明佛教與德國文化的交流,始於人間佛教「給人信心,.....
進而保存人間佛教弘法史料,並儲備人間佛教研究師資,茲受理海內外各大學或獨立 研究機構之研究型學者來本院進行專題研究,特訂定本辦法。 二、研究範圍 歡迎從不同主題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內涵,例如: 1、義理內涵與思想體系 2、建築理念與空間規劃 3、修持實踐與解脫道 4、文學理論與講演特色 5、早晚課誦與法會儀軌 6、人間佛教生活禪 7、生活行儀與人生儀禮 8、多元宗教信仰交流 9、生死學與生命觀 10、以音樂、藝術、蔬食、體育或科技等弘法方式 三、申請資格 (一)訪問學人:海內外大專院校之專(兼)任助理教授級以上,或專任講師.....
達拉斯講堂人間佛教論壇 「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
場論壇以「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四個子題進行。妙凡法師首先闡明意義,接著由主持人提問,妙光法師及趙居士說明回答。妙凡法師強調佛法的教義不僅是經典中的教導,更是現實生活中解決問題的實踐工具,尤其在人類追求幸福的過程中,佛法具有強大的指引作用,「人間佛教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主持人趙辜懷箴提問:「最喜歡佛說的哪一部經典?」妙光法師回答《維摩詰經》的「隨其心淨則國土淨」給他力量,當內心充滿歡喜與能量時,外在的世界也會隨之變得更加美好。趙元修則分享對《金剛經》的深刻體悟,認為這部經典是覺悟之法,並強調「佛法即是非法」,佛法的智慧在於超越常規的二元對立,從而達到真正的解脫。 「何謂.....
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 南天大學肩負全球弘法重任
出版了不少英文及其他語文的經典及佛教叢書。而現在因應時代的變遷和大眾的需要,佛光山組織專業團隊,希望透過網路平台的運用,建構起超越時間、地域的現代譯經場,讓人間佛教的思想在全球傳播無遠弗屆,實至名歸的實踐「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願景。 覺瑋法師則說,擁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佛光山豐富的資源,南天大學能夠建立一座溝通的橋梁,把南天寺背後蘊含的人間佛教思想,傳達給澳洲及所有的西方國家。作為全球首位人間佛教研究生課程的研發者,南天大學要具備足夠的英文學術類的研究論文資料,供師生研究使用。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究論文集》是一本專注於與人間佛教有關的學術文章的期刊,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帶領,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