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雲湖書院——可借鑑的信眾教育模式
隨著經濟高速發展,人們在享受日益豐富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心靈層面的貧瘠和空虛所帶來的痛苦。整個社會道德底線一低再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蕩然無存。金錢的多少似乎成了成功的唯一標準,從而導致人們在不斷變深的欲望溝壑裡掙扎,導致各種心理問題的出現。如何解決人們的心靈問題,降伏煩惱、解除困惑、化解不安,各種學說、心理治療及宗教都試圖解決這個問題。
雲湖書院首期經典研修班—可借鑒的信眾教育模式
目前,隨著各種社會問題的出現,隨之出現了各種為解決這些問題的各種機構、組織或者學習班。佛教作為中華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身又擁有廣大信眾基礎,在面對這些社會問題時也在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信眾教育是否成功,關係到佛教的發展和社會的淨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各種社會問題的解決。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通過以宜興大覺寺舉辦的「書香雲湖.雲湖書院」首期和第二期經典研修班作為研究對象,對研修班的辦學宗旨,所依託的教材,主講教授和法師,學員構成情況,學員對研修班的回響以及研修班結束之後,對學員所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從而指出:雲湖書院的舉辦,面對社會各行業信眾,注重解行並重,既有經典的學習,又有經典在現實生活中的實踐。讓學員對佛教更加充滿信心,同時自律自省,完善自己,影響周圍環境,創造更加美好的社會環境。這可以成為大陸在信眾教育方面可借鑑的一種模式。
《金剛經講話》的修持論及其詮釋特點
《金剛經》中,發心、修行、降伏其心皆與修持有關。《金剛經講話》說發心,側重於發慈悲心與平等心;說修行,重在無所得與無妄想分別,對治妄想正是降伏妄心。結合《金剛經》的詮釋傳統來分析《金剛經講話》對無相修行的解說,可以顯示出《金剛經講話》有著對不同詮釋傳統的相容並蓄,並轉而開出修行生活面向的詮釋特點。
生命的尊嚴與超越—星雲大師的生命關懷思想及實踐價值
星雲大師的生命關懷思想是對傳統佛教有關生命思想的繼承與發展,立足於當代。大師以富有現代性、人間性、生活性的語言將佛教的生命關懷思想闡發了出來。大師對於生命關懷的闡述非常具有體系性,從生命的起源到如何提升生命品質、超越生命,都作出了說明,表現了對於生命的終極關切,突出了人間佛教在此方面的殊勝之處。對大師的生命關懷思想可以作內外兩個方面的解讀,外在路徑是生命平等的思想;內在的路徑是生命的解脫,從這兩個方面來看大師的生命關懷思想,可以看出其對待生命的慈悲態度,以及對於生命的重視。此外,大師的生命關懷思想還具有實踐與應用價值,對於當下有關生命關懷的相關工作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從《貧僧有話要說》看星雲大師的兩性平等觀
早期佛教中的兩性,作為差別對立者而存在,男性為主導,女性為從屬地位,女子出家修道艱難。星雲大師對性別觀,進行佛教化闡釋,形成自己的「兩性平等」學說。基於星雲大師新作《貧僧有話要說》,兼顧以往著作,星雲大師的「兩性平等」學說,主張男女因相同佛性、平等的修行境界、同等的生命尊嚴而平等,強調「男女的平權」, 包括身為佛教出家人的權利,即兩性平等化,發展事業化,教團組織化,教育普及化,也包括世俗生活中之女性的政治權、參與權、自主權和尊嚴權。男女之相在佛教中實質上是不存在的,現男女相是為了說法的方便,而面對虛幻的男相、女相,星雲大師主張內心不動搖,超越世間而調適生命之道,出家的比丘尼或比丘,超越分別所呈現出的便是「大丈夫相」。
毘尼日用 生活律儀
毘尼日用 生活律儀 Daily Practice of Vinaya; Moral discipline in everyday living.
禪, 優質的生活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