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需要「人間解釋」——論星雲大師對佛教的創造性解釋
西方當代哲學中有一門學問叫「解釋學」或「詮釋學」(Hermeneutics),如果追根究柢,這門學問乃是受到歷史上基督宗教詮釋《聖經》的啟發而創立。後來台灣學者賴賢宗教授在西方詮釋學的影響下,撰寫了《佛教詮釋學》一書(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3),而我自己也曾寫過此類的著作,叫《「心悟轉法華」――智顗「法華詮釋學」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大師圓寂,人天同悲
人間和尚
「四的」:人間佛教的精要解答
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辦
開幕式主持人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辦 2024年8月12日至13日,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和佛光山人間佛教院聯合主辦的「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在香港中文大學隆重舉行。來自兩岸三地的十四位佛教學者共同探討佛教解經學和人間佛教教義體系的相關研究成果,為佛教研究帶來新的視角和洞見。 研討會第一天上午開幕式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主持,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長李四龍教授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致辭。陳劍鍠教授在開幕中指出,推動「.....
川大《全集》論壇 研議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
記者 姜桂芹 四川報導 川大《全集》論壇 研議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 四川大學佛教與社會研究所10月26日舉辦「《星雲大師全集》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論壇」,探討《全集》在大陸出版的重要意義。由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大偉主持,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陳兵、佛教與社會研究院教授段玉明、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閔麗,以及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教授李利安、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院教授王雪梅擔任與談人。 陳兵說,佛教在明朝時衰落,20世紀以太虛大師為代表進行復興運動,到現代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發展。從《高僧傳》史料中,發現很少有僧人能將佛教推向社會,關注社會人生,而星雲大師在台灣推動人間佛教的.....
試析當代禪意水墨的圖式生成── 以王川的抽象畫為考察對象
在中國當代藝術中,禪意水墨已衍生出新奇的藝術圖式。王川正是中國抽象禪意水墨的當代領軍人物之一。本文採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對王川二十一世紀後的作品進行圖像分析,深入梳理佛教在其藝術表達轉變中的影響,並探討中國禪意水墨藝術的當代表現形式及生長邏輯。
佛光山模式的親緣性個案研究 ─以成都普照寺為例
本文從佛光山與普照寺的親緣性入手展開研究,先從首領、組織、聖所、傳播系統四方面重新釐定剖析佛光山模式,後梳理普照寺受到佛光山影響而展開都市文化弘法行動的緣起、經過、實際呈現與當下收效,再以佛光山模式為發展典範,給出普照寺未來提升的具體建議。最後,文章指出星雲大師的圓寂是佛法生命的圓滿,人間佛教的未來是無我親緣性的開端。
《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倡佛本懷》 書評
《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倡佛本懷》一書為尤惠貞教授之大作,收入於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策劃出版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研究叢書》,並於111 年12 月10 日假高雄佛光山舉行之新書研討會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