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論壇 — 菩薩情懷的善巧方便
有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所長暨中國宗教學會會長卓新平教授賢伉儷等二百多人。 慧得法師在論壇上為大家分享了星雲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事業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善巧方便智慧。他指出:大師一生注重細行,踐行三好四給,強調平等的菩薩精神,這一切都是大師善巧方便智慧和菩薩情懷的深澈彰顯。 溫金玉教授回顧了與星雲大師以及佛光山結緣的經歷,深為大師精進不懈、努力弘法的的精神所感動。其後溫教授又從佛教戒律中國化的角度,對菩薩行者在弘揚佛法過程中所應具有的善巧方便智慧與所應堅持的基本原則作了深入闡述。 王雪梅教授從自己長期從事的彌勒信仰研究出發,指出彌勒菩薩信仰具有人間性、智慧性和善權性三大特徵。這些特徵與現代人間佛.....
人間佛教座談會 學者雲集 開展研究新視野
座談會推向高潮。大師也請徒眾演唱〈觀音發願文〉和〈太虛大師五十生日感言〉,祝福與會學者多福多壽。大師謙稱自己未曾受過正式教育,向來最尊敬學者;佛光山是十方大眾所共有,歡迎學者隨時光臨,以佛光山為家,多給山上的青年學生提供指導。 人間佛教座談會與會學者 參訪藏經樓徹見正法 •跨域對話 開放包容存異求同 佛陀對人類的關懷與生命的願景 人間佛教座談會 學者雲集 開展研究新視野 星雲大師歡迎學者 以佛光山為家 最後的綜合座談,與會學者熱烈分享座談心得。程恭讓表示,不少學者是第一次參加,而且多篇文章角度新穎,顯示人間佛教研究在國際學界愈來愈具有深度和廣泛共識。首次與會的「新人」康易清覺得自己是「收穫最大.....
首屆人間佛教翻譯論壇 科技建構現代譯場
12日在麻竹園法輪堂舉辦開幕式,《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總召集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表示,透過論壇探索佛光山在21世紀所扮演的角色,並跨越語言的隔閡,從英文延伸至其他語言。期許從星雲大師給予的「語言現代化、科技弘法、修持現代化、寺院學校化」四個方向努力。 人間佛教學術論文全球翻譯計畫總召集人、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則說,佛教的發展乍看之下很興盛,然而從世界觀來看仍然很渺小,大家的使命就是讓法輪常轉。並叮嚀大家筆記型電腦不離身,隨時實作,「因為這是一場理論與實踐並進的論壇」。 此次邀請到的資深佛典及翻譯專家,有漢傳大藏經專家、加州柏克萊大學榮譽教授蘭卡斯特,漢譯《中阿含經.....
人間佛教研究院成立 西方弘法里程碑
限未來。 Dr. Iwamura表示,此研究院是以英文研究人間佛教與西方學術交流的平台。與位於佛光山的人間佛教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及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攜手,提供大量的資料文獻給學者與大眾,將佛法與現代聯結。目前正在完成佛光山全球各單位電子地圖,並將在明年4月,舉行以佛教藝術為主題的英文人間佛教學術會議。日後亦將贊助人間佛教的研究和學術著作等一系列項目,以增進人們對歷史和當代佛教的理解。 美國洛杉磯佛教會會長照初法師、斯里蘭卡Maithree寺院住持Punyasiri法師、西來寺監院依宣法師、有恆法師、知西法師、佛陀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王家培伉儷、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會長吳.....
趙氏廷箴懷芳佛學講座系列英文論壇 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
關鍵。慈悲並非自然而然,而是需要透過道德修養與自律來培養。亦分享一所舊金山高中,通過禪修課程轉變校園文化的成功經驗,表示慈悲的實踐可以為學校及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論壇最後,佛光山贈送人間佛教英文書籍給校方,有今年新出版的星雲大師著《佛法真義》英文版套書、《星雲說喻》英文版、蘭卡斯特教授新著《邂逅佛教》等。亦贈送星雲大師墨寶卷軸給麻省理工學院院長以及各位校方代表,以示感謝。 此次論壇意義深遠,為現代社會慈悲的實踐提供寶貴見解和經驗分享,主辦方期望未來能繼續推動更多此類活動,促進慈悲理念的廣泛傳播。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代表贈送星雲大師墨寶「雲水禪心,祥和歡喜」給麻省理工學院院長Me.....
美國萊斯大學佛學講座 慈悲是內在平靜與人際和諧的基石
為例,分享佛教信仰和恩師星雲大師的智慧如何引領她。面對環境的不友善和內心恐懼,過程中多次想對欺負者惡言相向,然而星雲大師講述的「一半一半的世界」讓她學會忍耐,提醒她要保持平和,乃至用創意的方式克服外界給予的挑戰。經過一次次的堅持,最終獲得同學的接納與尊重。妙光法師表示,慈悲不僅是一種情感或態度,更是個人主動選擇的行為。她很感念自己忠於自己回應困難方式的選擇,另也引喻《法華經》的「火焰化紅蓮」,鼓勵大家在生活中培養慈悲與智慧,時時以正念轉化瞋怒與惡念。 即時行動是關鍵 自他同體 妙光法師進一步分享,近期從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終身榮譽教授蘭卡斯特教授的教導中學習到慈悲的內在意涵:唯有真正體認老病死等.....
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探討人間佛教當代走向
四龍說,如今在高科技的時代背景下,人間佛教必然迎來全新的闡釋與實踐。 王雪梅介紹人間佛教在國際化傳播過程中的情況,以佛光山礁溪會館監寺滿徹法師曾在德國弘法為例,說明佛教與德國文化的交流,始於人間佛教「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信條,與德國文化具有共通性。人間佛教在德國依然重視文教,在交流中推行德語翻譯、舉辦博覽會等,對於佛教在德國的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她認為佛教傳播需要神聖敘事的建構,同時也需要因地制宜的本土化,尤其應關注文化的傳播現象,有助於理解佛教中國化和佛教國際化歷程。 談及人間佛教當代的主流方向,夏德美認為人間佛教為現代社會提供了「平等、智慧、慈悲」的價值理念,「平等」.....
達拉斯講堂人間佛教論壇 「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
中解決問題的實踐工具,尤其在人類追求幸福的過程中,佛法具有強大的指引作用,「人間佛教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主持人趙辜懷箴提問:「最喜歡佛說的哪一部經典?」妙光法師回答《維摩詰經》的「隨其心淨則國土淨」給他力量,當內心充滿歡喜與能量時,外在的世界也會隨之變得更加美好。趙元修則分享對《金剛經》的深刻體悟,認為這部經典是覺悟之法,並強調「佛法即是非法」,佛法的智慧在於超越常規的二元對立,從而達到真正的解脫。 「何謂人要的?」妙凡法師指出,現代人追求成功與財富的同時,應保持道德良知,達到「取之有道,用之有道」。他認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不應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人間佛教可以解決此一現代文明的困境。「透過佛法.....
探討「佛陀本懷」 四川大學舉辦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座談
明副主任表示,歷代以來從太虛大師高擎義舉人間佛教旗幟,接著星雲大師及趙樸初都是朝這個方向發展,人間佛教已經是當代佛教的發展趨勢,也是現在佛教界必須堅持的模式。 段玉明所長表示,感謝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給予創新,希望與大家交流,讓人間佛教在此落實,未來有了方向指導。妙凡法師表示,感謝四川大學段玉明教授主辦此次座談會,邀請學者專探討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的涵義。他並指出大師對人間佛教的定義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又說人間佛教就是合理的經濟生活、六和的處事生活、法樂的信仰生活、淨化的感情生活。期待今天有更多的智慧經驗分享。 座談會分上下午3場舉行,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十方羅漢寺的住持素.....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開展人間佛教新思維
整、架構清晰的24篇佳作,匯集通過初選的青年學人於題報會上呈現論文架構與論點。題報會現場同時由南京大學程恭讓教授、西華師範大學王雪梅教授及人間佛教研究院妙凡法師針對研究方法、論點建構及文獻輔助等層面,給予題報的青年指導與建議。 此次通過初選的24篇論文,是大陸各地知名學府的碩博士生的投稿作品,投稿者多為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西華師範大學等14所大陸首屈一指的高等校院。參與題報青年學人結合人間佛教的核心思想與自身學科專業,以歷史學、傳播學、比較宗教學、民族學及文學等介面,切入人間佛教議題的思考,開展出具備多元性、包容性及完整性的人間佛教新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