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人間佛教的家庭倫理思想探析
作為當代人間佛教運動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星雲人間佛教關注社會現實,關心社會問題、心靈問題,對家庭問題也很重視。星雲人間佛教的家庭倫理思想以和樂愛敬作為指導方針,以責任的承擔作為最基本的要求,以溝通與同心、容忍與合作為處理家庭關係的主要法寶,以美滿幸福作為思想理念的踐行目標並通過合理的方式引導現代人們積極踐行和落實這些思想理念。
試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財富觀
本文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關於財富的思想,大師從人間佛教的立場肯定了財富的價值,認為財富是生活和事業的基礎,指明了佛教所認可與不認可的財富,提出了佛教所認為合理的分配財富的方法,他還擴大和深化財富的概念,讓人們體認金錢以外的精神財富及心靈財富的重要性,他認為人間佛教應重新估定財富的價值。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財富觀,是佛教與當代生活融合的人間佛教的重要理論建設之一,對於佛教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當代社會的發展是有益的借鑒,對當代人追求真正幸福美好的人生也是寶貴的啟示。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菩薩道思想研究
自從佛陀為世間宣說引向開悟的道路,佛教史中的高僧大德,無不對解脫道、菩薩道思想的建構有所貢獻。他們依據自身的理解與實踐,結合歷史語境與時代特點,不斷對佛陀所講、佛經所載的各種法的名相進行整合與重新詮釋。 星雲大師的講法中,常有對菩薩道中的諸法進行契合現代語境的詮釋。本文通過對歷史中從印度到中亞、漢地佛教的菩薩道思想發展脈絡進行簡要的梳理,以追溯星雲大師菩薩道思想的歷史來源。以這樣的系統為參考架構,本於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思想的概括,及對菩薩發心、四無量心、世間禪法、六波羅蜜(十波羅蜜)、四攝法、人間淨土等概念的解釋,力圖展現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菩薩道思想的詮釋特色,以及以方便智慧實踐菩薩道以達到人間淨土的實踐情懷。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親歷記
第一次接觸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是在一九八九年。當年的三月份,星雲大師應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的邀請,來到大陸訪問探親,一時轟動了大陸。時任政協主席的李先念親自接見了星雲大師,佛教界、學術界、文化界的名流紛紛和星雲大師聚談,並希望兩岸進一步加強佛教、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星雲大師此次訪問也是兩岸佛教界隔絕多年後的一次重要的交流,是兩岸關係發展中的重要事件。
論《金剛經》人間佛教思想對南宗禪的影響與發展
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現當代人間佛教發展的啟示
有一個問題必須進一步指出,亦即不論是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抑或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就其是一種宗教而言,他們都有一個不同於世俗學說的重要方面,即超越性問題。因此在談論佛法智慧時,既要注意到其思維方法對於現實人生的重要意義,也應該關注其超越性的特點及其意義。
融入日常生活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佛教對當代發展趨勢的因應
在我們研究和評論佛教時,當代一些修行法門可被視為是傳統佛教的革新運動。因為,這些現代修行法門都是因應眾生需求而發展出來的,皆可稱之為「人間佛教」。問題是,佛教團體如何面對這個發展趨勢﹖同樣的,在佛教的學術研究上,我們如何去理解和處理現今佛教出現的這種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