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百家姓
泰山普照寺師承宗派研究
泰山普照寺為岱陽乃至泰山地區著名的千年古剎,目前遺存元代經幢、明清碑刻、清代鐵鐘、清代鐵香爐等金石題銘,記錄了其間部分時間階段的佛教宗派字輩。雖然這些紀錄尚不能完全呈顯歷史真實的面貌,但在某種程度上還原了普照寺的佛教宗派。對於泰山普照寺佛教宗統及字輩,現在學界尚無完整的分析論述。本文結合史志文獻和實地考察現存相關金石材料,對泰山普照寺僧人的宗統和法統關係整理總結、歸納先後的師承關係,並對其曹洞、 臨濟兩宗的存在時間及轉宗時間節點進行分析,指出泰山普照寺曾經存在曹洞及臨濟兩宗的傳播及轉宗。
阿毗達摩文獻導論
阿毘達磨之研究發展大略可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包括原始佛教時期,直溯佛陀在世時代. 第二時期阿毘達磨脫離經藏,律藏,自己發展成獨立的論藏. 第三時期是阿毘達磨註釋書及綱目書成立時期。 本文從五部分討論此三時期. 一. 論藏未形成前之阿毘達磨:早期阿毘達磨即是對簡單教理的註釋,研究主題可分三大類,即有系統地詳述引發善惡之因緣,修行解脫之問題及一般教理之討論,以數目次序排列的專門術語,詳細註解教理及偈頌的典籍. 二. 經藏與論藏間的中期文獻:舉巴利系佛教的《無礙解道》和「小尼柯耶」的《尼提沙》為例,從內容和形式上判斷,當屬阿毘達磨而非契經. 三. 根本阿毘達磨:概述現存之根本阿毘達磨論書. 四. 北傳阿毘達磨文獻:討論「說一切有部」七論,《舍利弗阿毘達磨論》,根本阿毘達磨的註釋書和綱目書等. 五. 南傳佛教之阿毘達磨:討論與南傳七論有關的阿毘達磨文獻之歷史發展。
總序
2013年起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策畫的「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每年三月底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辦。「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由南京大學程恭讓教授發起召集,邀請兩岸佛教的專家學者以「人間佛教」為題,從經典、歷史、思想、宗派、文學、性別等各種不同面向研究,感謝大家共同成就。而為了讓這個時代的人間佛教為21世紀佛教弘傳的歷史,留下史料參考,此人間佛教的研討會將每一年繼續舉辦,我衷心企盼,在專家學者研究領域的專長上,以學術弘揚佛法,為佛教留下更多善美的因緣。
榮譽教授-樓宇烈
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 全國宗教學會理事、副會長 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中國哲學博士導師 樓宇烈 中國哲學歷史 中國佛教與哲學 中華文化研究 《中國的品格:樓宇烈講中國文化》(2007,當代中國出版社) 《老子道德經注校釋》(2008,中華書局) 《十三堂國學課》(2008,北京大學出版社) 《宗教研究方法講記》(2013,北京大學出版社) 《花開蓮現:《心經》大智慧》(2016,中華書局) 《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2016,中華書局) 《中國的品格(精装版)》(2015,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華文明.....
榮譽教授-田青
物質遺產代表作評審委員會委員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藝術評論》名譽主編 《音樂研究》及《中國音樂學》編委 田青 中國民族音樂研究與創作 佛教音樂研究 《中國宗教音樂》(1997,宗教文化出版社) 《歷史的性别》(2000,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淨土天音》(2002,山東文藝出版社) 《中國古代音樂史話》(2018,上海音樂出版社)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音樂系文學碩士.....
榮譽教授-李利安
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所長 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 中國宗教學會理事 中國統戰理論研究會理事 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中國統戰理論研究會民族宗教理論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員 李利安 中國佛教歷史與思想 宗教學理論與宗教現實問題 《金剛經般若思想初探》(2001,佛光文教基金會) 《古代印度觀音信仰研究》(2006,陝西人民出版社) 《觀音信仰的淵源與傳播》(2008,宗教文化出版社) 《慈悲喜捨: 佛教菩薩觀》(2009,宗教文化出版社)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二級教授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 歷史學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