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文教,共512筆結果:
「四大名山志」的修撰過程及其宗教意義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504/
《圓覺經道場修證儀》「禮懺法」新探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644/
南北朝涅槃師的判教及其價值意義
南北朝涅槃師的判教,最有代表性的是慧觀的「二教五時」判教,竺道生的「四法輪」判教,以及劉虬的「五時七階」判教。天台宗智顗後來對南北朝判教進行全面反思和總結概括的「南三北七」十家判教中,南方三家以及北方的一家,都是屬於涅槃師系統的判教。 涅槃師的判教,為中國佛教開創了判教這一極其重要的方法論,它後來成為中國佛教教理思想建構的基本方法論。涅槃師的判教雖然被後人超越了,但是其重大的價值意義,以及重要的歷史功績,不容忽視。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1460/
敦煌本寫《小法滅盡經》非疑偽經考論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545/
僧肇般若與王弼易學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480/
寧夏固原須彌山圓光寺及相關番僧考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643/
詩僧蒼雪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671/
關於江泌女子僧法誦出經
本文依據歷代經錄的記載,對發生在齊末梁初的僧法尼誦出經進行了考證。文章認為,僧祐心目中的「疑經」實際指偽經,與道安並無本質的不同。僧祐開始模糊地意識到存在著真偽難辨、尚需考證的經典,使疑經問題非正式地提上了中國佛教文獻學史的議事日程,這就是僧祐的貢獻。文章指出,時人及後人對僧法誦經事基本持否定態度,這反映了中國佛教可貴的理性精神。也為中國信仰性佛教的健康發展排除了可能出現的干擾與指出了正確的導向。文章對僧法誦出的二十一部經典逐一進行考釋,理清了它們中的一些典籍在當時及後代流傳、乃至入藏的情況。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268/
道教科儀音樂的文化形式與儀式功能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47/
積澱與整合─儺壇儀式音樂與道教儀式音樂的比較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