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論壇 西安西北大學召開
人間通訊社 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論壇 西安西北大學召開 【新聞來源:鳳凰網】 在中國綿延了2000多年的佛教,早已融入中華文化和中國人的生活之中,在「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下,佛教如何影響中華文化?佛教如何融入現代社會的發展中?5月27日,由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主辦的「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論壇」在中國西安西北大學盛大召開,海峽兩岸學術界、宗教界、文藝界、企業界代表同時參加此次論壇。 讓佛教走入人間 時勢所趨 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講演中曾說,佛教自印.....
傳承中華文化: 第四屆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成功舉辦
的理論與實踐,不僅是知識的,更是智慧的。妙凡法師隨後播放了播放了星雲大師談論人間佛教的精彩視頻,希望學子能夠借此開示,在寫作中豐富生活與智慧,做一個對社會有承擔力的知識份子,讓這一代年輕人變得更好,讓中國變得更好。 開幕式結束後,程恭讓教授作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專題演講。程教授通過回顧他研習人間佛教思想的學術歷程,結合自身多年研究的心得體會,分享了他對於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深度解讀。他認為,佛教經典的研究離不開當代人的世界觀、知識結構與現實問題。以此研究古典,就產生了這樣一種可能性:當代人研究的問題,是不是古典中真正討論的問題?對於佛教經典的研究,應當遵守語言學、思想史等的嚴格方法,.....
《法華經》在中國―思想.傳譯.實踐.文化
《法華經》是形成於初期大乘佛教時期的一部重要經典,富含深刻的教義思想、宗教信念與修行指引,明白說理與譬喻故事交織巧妙,為各個歷史時代的大乘行者提供豐富的思想與實踐資源。這部經典所述法義就當時的佛教學說脈動而言,具有創新思想的意義,激揚教理論辯與發展,對整體大乘佛學產生深遠影響。《法華經》義理精妙,敘說生動,富文學趣味,在思想、修行、文學、藝術等面向,為中國佛教與文化提供豐富的資源。在思想維度,道生、法雲、智顗、吉藏、窺基,及歷代許多佛門大德留下解義精湛的注疏,成為後人理解經義的資源。在修行層面,高僧傳記留下許多僧人修持《法華經》的事跡記載;天台學系發展依於此經的止觀與禮懺法門;還有多種關於此經的弘傳記與靈驗記。文學與藝術方面,此經本身具備文學性,教說與譬喻成為歷代文人經常援引的題材;二佛並坐、觀音形象、譬喻故事,在中 國佛教藝術作品中生動呈現。《法華經》的多元展現樣貌是中華佛教文化的一個重要構面。
論漢傳佛教法會聲音元素中的中國傳統文化
漢傳佛教的法會是由經咒誦讀、梵唄唱誦、文本朗讀、法器敲打等聲音元素,以及跪拜、結手印、佛前獻花、上香、供燈燭等肢體動作融合而成的宗教儀式。構築佛教法會的基本元素有兩個,即「聲音元素」與「肢體元素」。本文的內容是對中國漢傳佛教法會中的聲音元素展開分析,通過聲音元素的視角論述漢傳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互交融的狀況,從佛教法會的聲音元素揭示佛教在華夏大地發展的歷程。
日本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開啟東亞佛教研究新里程
亞佛教研究新里程 文/知瑞法師 圖/知泉法師 日本佛光山法水寺於2025年8月27日正式成立「日本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假佛光山法水寺朝山會舘舉行隆重的揭牌儀式。同時舉辦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來自日本、中國與韓國的與會學者共同見證漢傳佛教在日本建立的第一所佛教硏究機構誕生。 回顧2012年底「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成立之際,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明確指出,人間佛教研究機構的成立宗旨,在於「為人間佛教在當今時代做出的貢獻留下歷史」,致力於人間佛教文獻的結集、佛陀本懷的發揚和佛教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透過教育、學術會議的舉辦,和學術刊物的出版和翻譯,促進國際佛教學術交流。 過去,佛光山在香港、美國、.....
【在契理契機中推進人間佛教】
線上閱讀 南京大學洪修平教授認為,從歷史上看,中國佛教正是在契理的同時又能契機,才保持了它持久的生命力,從而從古代走向了現代,此亦正是人間佛教的核心理念。 影片點閱:https://youtu.be/fT4lNW49IM8 全文詳閱:https://lurl.cc/kQUHD4 【在契理契機中推進人間佛教】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青年星雲與戰後台灣佛教―以《星雲日記》所述第二屆中佛會全代會為例
戰後台灣佛教,隨著大陸緇素來台,進入一個新的變局。中國佛教會(以下簡稱中佛會)於1950 年在台復會,在戒嚴時期壟斷管理佛教的權力,成為台灣佛教的最高組織。1952年首度改選,舉行第二屆全代會,以解決組織的法理問題,並進行權力重組。年輕的星雲大師(下稱青年星雲)參與了此次二屆中佛會全代會,於會議結束後,在其日記裡記錄了參與歷程,是與會者的一手資料。透過他敏銳的筆觸,可知當年修法角力之情況與核心權力轉移之變動。青年星雲於關鍵時刻,挺身化解背離僧事僧決的修法危機,有至為出色的表現。二屆中佛會全代會的結果,象徵中佛會來台復會後,組織初步盤整有成,為日後發揮主導台灣佛教全局奠下立穩腳跟的基石,《星雲日記》為此一盛會留下重要的歷史見證。
《楞嚴經》與唐宋禪門中的頓與漸
本文就《楞嚴經》對唐宋禪門頓漸思想的影響進行了深入闡析。文章特別對北宗神秀系、南宗荷澤系禪法中的頓漸觀與《楞嚴》的複雜關係,作了詳密的思想史分析,並重新探討了神會頓漸思想與北宗的關聯。文章還對唐末到宋代禪宗思想中的楞嚴學,及其相關頓悟漸修的關係議題進行了全新的闡釋,指出了宋代楞嚴禪在頓漸觀念上與唐代禪的不同取向,並以此去觀察唐宋禪是如何在不同的思想史脈絡下,通過融通《楞嚴》等如來藏思想經典而中國化的。
用心生活—中國智慧與當代生活
人間佛教制度研究—以《僧事百講.出家戒法》為中心的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