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為:在現代社會,佛教必須要對社會有用,只有對社會 有用的東西,才能夠存在下來,才能夠影響社會,所以推動佛教現 代化的最重要的關鍵,是要改變佛教在社會中一無所用的傳統角 色,佛教必須重新界定及建構自己的社會角色,必須積極地奮發有 為,必須要向現代社會證明它自己擁有不可替代的存在價值。佛光 山龐大的文教事業及社會事業,就是佛光系統在一個完全變換的現 代社會環境裡,重新建構佛教社會角色的積極而成功的系列嘗試。 佛教的現代化,並不意味著必須以決裂的態度對待傳統,相反,在 大師看來,合理地平衡現代價值與傳統價值,在保全傳統價值和實 現現代價值之間達成一定程度的均衡和融合,才是佛教現代化.....
佛光大辭典英譯線上培訓 妙用AI指令提升翻譯效率
作為AI輸出翻譯時的參考,如此能生成更精確、更貼近佛教語境的翻譯。這流程適合落實在《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可協助譯者有效地校審AI生成的翻譯。他也鼓勵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使用二至三種以上的工具,讓AI成為自己的學習良伴,增進對佛典原文的理解。 最後,Nehrdich博士以汽車製造者及駕駛員來比喻AI翻譯軟體工程師和人類譯者的關係,再好的汽車性能也需要依靠駕駛員來將之發揮得淋漓盡致,因此,兩者在這個人類與AI攜手共進的時代,是互惠互利而非彼此取代。副院長妙光法師亦表示,希望藉由此次與MITRA的合作因緣,未來能再舉辦類似的翻譯工作坊。 妙光法師分享用AI理解文言文、增進翻譯品質的經驗,表示博士的教學.....
主題座談「拭目以待的挑戰與機遇:人間佛教如何面對AI時代的降臨」
早已與AI深度綁定,AI成為了我們學習和研究的助理,其發展勢必越來越迅速,且很快將超出大家的想像。妙凡法師認為,我們不應該排斥AI的潮流,而要去接受、認識並有效運用它。在這一過程當中,我們應當不斷提醒自己,不要過度依賴AI,因為“人”作為AI使用的主體,永遠是AI的“老闆”,要始終堅持自身的判斷力。 妙凡法師進而補充,判斷力實則來自於人類自身的覺知與覺察,當人們習慣去依賴一樣東西時,就會失去自己的判斷。AI缺乏真正的情感,往往容易自私或僵化,即使它經常刻意扮演出文學性的樣子,但它仍然缺少溫度與靈魂。法師鼓勵同學們,無論是AI還是他物,堅持主體性並依靠自身往往可以做的更好。 座談尾聲,在場同學積.....
傳統中醫VS.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為生活在人間的我們,規劃了一個非常完整的藍圖,只要將它真正落實在人間,實現在人間,即可提昇人的素養,提高生活品質,共創人間淨土。 星雲大師曾說:「人類的身體,不是用來綑縛心靈的;人類的身體,是用來幫助心靈,圓滿生命智慧的,是用來修行結善緣的。不幸的是:由於我們智慧不足,悲心不夠、不能認識自己。因此大部份人類的身體,反而變成了心靈的障礙,甚至奴役心靈,綑住心靈而不自知,則身苦心也苦。」 我們可以從傳統中醫和佛陀教化兩大學識的融和當中,透視身體與「心、神(靈)、氣」的互動關係,進而融和「身、心、神(靈)、氣」的合作,以提昇生命的境界。一個有慈悲心、有智慧、懂得對內修身養性、對外待人處世的人間菩薩,可以救自己、救社會、國家、世界。如果每一個人都樂意以慈悲、智慧對己待人,並開發「如來真我空性」,那麼當下就是極樂淨土。有病亦不為病所苦,即使身苦心也不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