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The Lotus Sutra’s Universal Gate Chapter on 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家家彌陀佛 戶戶觀世音
家家彌陀佛 戶戶觀世音  Amitabha Buddha in every family; 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in every household.
世界神明聯誼會學術論壇 學界與宗教界對談
功大學文學院院長陳玉女、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系教授李向平、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高級研究院研究員許源泰等學者,與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秘書長陳嘉隆、鍾茂松、楊政達、劉宗澧等幹部,7月21日上午在佛館禮敬大廳2樓五觀堂分享參與世界神明聯誼會學術研究成果與心得交流。 王金平表示,世界神明聯誼舉辦8年來,秉持交流合作、宗教融和的原則下,透過佛陀紀念館為平台,除了佛、道、儒三教外,也包括一貫道、基督教、天主教等,各宗教齊聚,並推出陣頭共襄盛舉,各地神明匯集,呈現了世界能量最大之處,相信對有形無形眾生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希望透過學者專家們的建言,中華傳統宗教總會能調整做法,讓世界神明聯誼會更壯大,也為世界和平做.....
第二屆「近世東亞佛教的文獻和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青年學者論壇
大學佛教學院召開第二屆「近世東亞佛教的文獻和研究」國際研學術討會,邀請各國和台灣之學者專家交流研究,此次研討會並特別安排青年學者論壇,為青年學者提供交流切磋之機會。研討會預定發表人和題目請參附件。報名觀察員者經審核通過,本中心將於2018年5月8日後寄發通知。 報 到 時 間:2018年6月1日 會 議 時 間:2018年6月2日至3日 會 議 地 點: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佛光大學雲水軒109講堂 報 名 資 格:國內外大專院校師生以及喜愛佛學之社會人士 報 名 截 止:2018年5月7日 報 名 名 額:觀察員開放人數為60名,住宿須自行承擔部分費用,住宿以能完整參加2天研討會者.....
〔好書分享〕《佛法真義》英文精裝版問世 佛法智慧國際化
版秉持原著的理念與精髓,採平易近人的用字遣詞,確保譯文既忠於原意,又流暢易讀,將中華文化相關內容轉化為西方讀者易懂的文字,跨越文化藩籬,讓英語讀者更能契入佛法真義及應用,並透過人間佛教視角,建立積極樂觀的態度,成為擁抱生命、解決生死、落實生活的佛教行者。 星雲大師在2018年10月出版的《佛法真義》,是對於流傳二千多年來的佛教,在傳播的過程中,造成的一些錯誤認知的修正;大師以其一生的信解行證,重現佛陀示教利喜的教義結集。為了讓英語族群認識佛陀真正的教化,星雲大師首席翻譯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帶領國際中心知桐法師等美、英、澳、台、比利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七個國家地區的青年翻譯團.....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渡海到南京古都裡的佛光山南京天隆寺
〔好書分享〕英譯《佛法真義》第五冊問世 穿越時空回歸本懷
解意,並於附錄詳盡說明,讓非華語人士跨越文化隔閡,更能了解文章意涵。 《佛法真義》英譯本預計出版六冊,橫跨佛教義理、思想、佛教常識及行事等主題,探討社會及信仰議題,帶領讀者透過人間佛教視角,建立積極樂觀的態度,成為擁抱生命、解決生死、落實生活的佛教行者。將於2023年推出完整譯本,敬請期待。 線上訂書:https://www.fgs.com.tw/product_info.php?prod_id=5888 聯絡方式:fgshbi@gmail.com 知桐法師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翻譯星雲大師著作《佛法真義 Buddha-Dharma: Pure and Simple Vol. 5》英.....
以《大寶積經.寶梁聚會.阿蘭若比丘品》為依據的動物倫理實踐
本文以《大寶積經.寶梁聚會.阿蘭若比丘品》為主要的依據,探討佛教的動物倫理實踐。在論述的行文,由如下的六節串連而成。第一節,「緒論」,開門見山,帶出研究主題,並且逐一交代論文的構想與輪廓。第二節,著眼於系列的造業與追逐為因緣而推動六道輪迴,總述佛教的生命世界觀,進而從消極面與積極面,總述佛教的動物觀。第三節,就本文在文獻上最主要依據的《大寶積經.寶梁聚會》 ( 或《寶聚經》) ,從經文主軸與各品要旨,予以概略說明。第四節,以經常勤行精進、善於潔淨品格、正觀世界實相、與積極培育慈心這四個重點,勾勒阿蘭若比丘的核心素養。第五節,根據經證,以「佛教慈悲為懷的奉獻式動物倫理」為總綱,探討阿蘭若比丘依教奉行的動物倫理。第六節,「結論」,總結本文的要點。
中國古代士人的精神與生活
憂患意識是士人的一個傳統,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士人對社會獨特的觀察。我們應該發揚這個傳統,社會的進步往往是在於,將問題消滅於萌芽之中,所以中國歷代在社會危難、政治腐敗的時候,首先起來的是他們。
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佛光山德里文教中心」觀察思考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的歷程,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63 年至2008 年,星雲大師八次印度朝聖之旅,逐漸堅定了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的決心,而大師及其徒眾對回傳途徑和方式的探索亦初見成效,由此形成初步的回傳方案。第二個階段以2008 年德里文教中心的成立為標誌,人間佛教回傳印度,進入建寺辦學、慈善義診、文化交流,以及協調在全印度的弘法之深耕階段,人間佛教的本土化於此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