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阿含經》佛陀的修行弘法日記
含要義,都有清析的論述。 慧讓法師則以自身的經驗分享自己閱讀《阿含經》的啟發。首先慧讓法師以《增壹阿含經》三一八經〈聽法的功德〉「未聞得聞、已聞重誦、見不邪頃、無有狐疑、解甚深義。」五個重點論述自身的生命體驗,體會到佛法帶來的改變,實踐隨喜布施、做義工、結緣、轉念等各種修行的法門,轉化自身的習氣煩惱。並從《增壹阿含》的第二○○經中以佛陀和提婆達多之間的因緣,說明神通敵不過業力「每個人會因為你自己的所作所為,去到你應該去的地方,並不是用神通讓你去到那個地方。」只有柔軟、包容,以利他之心,學習放下執著,才能有四通八達的人生。此外,慧讓法師也分享星雲大師如何實踐「以忍為力」的法門,展現菩薩悟道緣起性.....
《勝鬘經》的佛性觀 認識如來藏
」義理學的「宗經」之一,是「如來藏」思想的一部原創性大乘經典。 程教授從梵文來說明「如來藏」可以作二種解讀,一是如來胎藏,也就是如來的嬰幼兒狀態,一是如來的子宮,也就是孕育如來的東西。因此如來藏具有「生命性、過程性、超越性」的特殊意義。 程教授也從梵文來說明「煩惱藏」的「藏」是「庫藏」之義,而「如來藏」的「藏」是「子宮、胚胎」之義,兩者完全不同,不能望文生義。 程教授又從星雲大師的著作及演講集中,闡述星雲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對佛性論的理解。大師認為《勝鬘經》是如來藏系經典的代表作之一。大師曾根據《佛性論》的理論,證成心、佛、眾生,三者是一。大師提出「我是佛」的話題,內在的理論依據,應當在於佛性論.....
星雲大師文學創作觀探析
星雲大師創作了大量文學作品,並對文學创作有不少論述。從中國傳統文論的基本範疇來看,情與志的關係上興星雲大師主張二者互相交融促進;言意關係上,認為語合的表莲能力有局限性:文質關係上,更強調質,但也重視文章的形式星大師的文學創作觀中充滿生命感,一方面,作者應該有家國之念,在文章中表現對國人的生命關懷:在宗教面上,文學創作也是一種修行,這種修行包含對自己的觀照和對天下一切眾生生命的關懷,將小我與大我融合星雲大師作為宗教改革的推行者,以文學創作作為弘法方式,力圖實現佛教文藝化,在這種情境下,文學創作需要做到通俗化、現代化,方能適應當下社會需求。文學是推動人間佛教發展的有效方式,而人間佛教包容的精神也為佛教文學的繁榮提供了良機。
版畫創作「迎媽祖」的藝術生命
星雲大師的環保思想與菩薩精神
本文通過查閱星雲大師的諸多著作,採用文本分析法,梳理了星雲大師的環保思想,得出結論:星雲大師的保思想體現四大菩薩悲、智、願、行的精神,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星雲大師重視環保體現了「悲」的精神,因為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最終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傷亡與損失。當然星雲大師對有情眾生、乃至無情物都有一顆慈悲心,所以提倡護生、惜福,保護動植物,保護環境,以及珍惜資源;星雲大師對環保的大力提倡,源自其佛學之「智」,大師「緣起」論證人與宇宙、自然是「同體共生」的關係,宇宙中的森羅萬象都是從「我」的生命中自然流出,所以我們要尊重自然,此外,大師也深具世俗智慧,指出在環保問題上要使用科學的方法;星雲大師踐行環保是為了實現建設人間淨土之「願」,阿彌陀淨土以及其他一切淨土世界都澈底推行環境保的最佳典範,因此要建設人間淨土也必須解決環境汙染問題;星雲大師帶領著佛光山僧信二眾努力實踐環保之「行」,如回收垃圾循環再利用,回收資源一起辦大學、建寺院等,佛光山本身就是一個環境保護的絕佳例子。星雲大師還時時教導大眾如何環保,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辦法和舉措,讓我們能在生活的細微處進行人間佛教的修行。
第八章 生命教育的禪法修持與靈性發展
俯視生命的真相
生命的尊嚴與超越—星雲大師的生命關懷思想及實踐價值
星雲大師的生命關懷思想是對傳統佛教有關生命思想的繼承與發展,立足於當代。大師以富有現代性、人間性、生活性的語言將佛教的生命關懷思想闡發了出來。大師對於生命關懷的闡述非常具有體系性,從生命的起源到如何提升生命品質、超越生命,都作出了說明,表現了對於生命的終極關切,突出了人間佛教在此方面的殊勝之處。對大師的生命關懷思想可以作內外兩個方面的解讀,外在路徑是生命平等的思想;內在的路徑是生命的解脫,從這兩個方面來看大師的生命關懷思想,可以看出其對待生命的慈悲態度,以及對於生命的重視。此外,大師的生命關懷思想還具有實踐與應用價值,對於當下有關生命關懷的相關工作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狀況下,難以學習與討論序列分析的執行方 式。 Wohlrab-Sahr(1999a)透過分析 Simit 的改宗(conversion) 歷程,展現出改變宗教信仰不僅是宗教認同的改變,也是做為個 人生命問題的解決方式。在其中包含了斷裂與連續兩個部分: 個案以信仰伊斯蘭教的方式,造就出生命的斷裂,試圖讓自己 從認同的困境中跳脫出來(自己和父母的共產思想、在奧許維 茲出生、父親曾被關入集中營);改宗卻並非生命的完全斷裂, 當訪談問及信仰伊斯蘭教後的改變時,Simit 表示並沒有什麼巨 大的改變,只是敬畏與崇拜的那個人換成了神,也清楚地知道 神和人是完全不同的事物,但卻認為其作用是一樣的(Woh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