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大智度論》的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二分場 臺灣大學、佛光大學 日期:10月20日(星期六) 地點: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蘇格拉底廳(台北市羅斯福路4段85號B1) ◎備有素食午餐、茶敘點心、論文紙本,沒有提供晚宴與住宿。 《大智度論》的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一分場 日期:10月21日(星期天) 地點:佛光大學佛教學系 雲水軒N117(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由於議程只有半天,僅供應茶敘餐點,當天午餐及交通請參加者自行安排。(佛教學系旁有百萬人興學館滴水坊) 「大智度論的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為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與國立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聯合舉辦,邀請各國和台灣.....
喝茶是生活中的修行
略談中國茶人的四種修養
傳承中華文化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開幕
經》的編撰與星雲大師的編藏思想等多個議題。諸位指導老師從研究方法、論點建構和文獻輔助等方面給予指導和建議。 此次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除了讓青年輪番做開題報告外,還安排專題講座、綜合座談、參訪茶敘等精彩內容,讓參與者可以充分交流學習,培養嚴謹完整的研究方法和鮮明脫俗的思考理路。 圖說:西北大學哲學院教授王雪梅期許大家做一個傳承中華文化的種子。 圖/鑒真圖書館提供 傳承中華文化 鑒真圖書館開啟對話 解讀人間佛教思想 「傳承中華文化─2019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5月24日在揚州鑒真圖書館開幕。本次開題會由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雲湖書院、鑒真圖書館、北京光中書院主辦,佛光山人.....
茶禪活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之研究
本文旨在從實證的進路研究茶禪活動對學員心理健康的影響,並採用了混合設計的方式來嘗試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問卷調查、焦點小組訪談和文件分析法。從問卷調查結果可知,學員們在心理功能、正向人際關係及正向情緒三大範疇均有提升。
從紅茶裡學到的事
茶文學與佛意境的交融——唐宋茶詩的考察
茶是一種至為特殊的植物,可用作治病養生的本草,亦為涵養精神的飲品。唐朝蘇敬等編《新修本草》載:「茗,味甘、苦,微寒,無毒。……去痰熱渴,令人少睡。」佛教禁制飲酒,飲茶則具消解昏沉、清醒神思、寬胸解鬱的功效,助益修行用功。又唐朝陸羽《茶經》言:「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說明茶葉的特性相應於清心寡欲的精進品格。茶作為精神飲品,很早就與佛教結下不解之緣,名茶好水多出寺院周邊;僧人種茶、採茶、製茶、品茶;文人雅士與學僧禪者以茶會友,茶成為一個很好的文學素材,及精神體悟的表達媒介,他們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詠茶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