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學第四堂課 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
目標是「實現人間的和平、幸福和繁榮。」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帶動當今佛教的發展,蔚為指標。 《法華經》記載佛陀出世在世間,「一大事因緣」是為了讓眾生能夠開示悟入佛的知見,這是佛陀救渡眾生的大慈悲心。《法華經》提倡比丘和菩薩教團融合,授記一切眾生皆本具佛性,闡發契理、契機的教義,最佳詮釋了人間佛教「傳統為本,現代為用」,再現佛教對人心之淨化的緣由。 永本法師從學術考究,發掘佛陀度化眾生之精神。從教義探討有關「平等、融合、慈悲」等內涵,能對當代予以積極啟示。從「諸法實相」揭示人與自然一體,「六度」思想,賦予新的慈悲意涵。從而總結出:《法華經》為當代問題提供解決之道,營造尊重生命、愛護生態之.....
懷念星雲大師第六堂課「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
供良好的管理教育資源,幫助管理者建立成熟的人格,完成「心的管理」的高級修煉。 「菩薩利人的管理精神」與「順應人性的管理風格」是「心本管理」的實踐之道。「心本管理」並非要管理者做個濫好人,而是將智慧與慈悲結合,將管理智能與佛法智慧結合,在情、理、法上拿捏到最適的分寸。 黃老師分析人間佛教領導學有五項特色:「最高領導,以心帶人」、「被領導學,僕人精神」、「提供願景,集體創作」、「人性領導,尊重包容」、「德行領導,正身治人。」這是依大乘佛法精神與實踐提出的人間佛教式的道德領導模式。 黃老師提出「彌陀管理」是星雲大師管理思想特別之處。「彌陀管理」要求管理者思惟彌陀淨土的秩序運作原理,提升自身與部屬的智.....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新書發布座談會 人間佛教傳燈萬方
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中深刻理解到,人間佛教的實踐核心,不在於追求速成的「成佛」或「了生脫死」,而是腳踏實地落實於人間,行走菩薩道。星雲大師將「四聖諦」解釋為「四弘誓願」的發願根本,讓科學理性的佛法成為悲願實踐的起點。她認為,這種菩薩乘思想兼顧修行次第與對社會脈動的積極回應,展現佛教與時俱進、以悲願為先的時代精神。 王雪梅教授表示,一百多萬字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是佛光山弟子從《星雲大師全集》四千多萬字中萃取出的思想精華,系統呈現人間佛教的十大面相,為當代佛教的發展立下深具意義的里程碑。她認為,本書展現了包容性、現代性與生活化的精神,不僅回應當代社會的精神困境,也為佛教未來的全球化實踐提供.....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新書發布會【觀察員報名】
高雄佛光山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新書發布會【觀察員報名】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畢生致力弘揚人間佛教,以慈悲、智慧開創現代佛教新局,影響深遠,惠澤全球。為促進學界、社會大眾對人間佛教的深入研究與探討,自大師圓寂後,佛光弟子即著手編纂《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彙整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十大面相,歷時兩年完成出版。 謹訂於2025年5月10-11日(六-日)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舉辦新書發布會,並於佛光山寺雲來集舉行專家學者座談會,誠邀各界共襄盛舉,共同探討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的精神智慧及其對當代社會的實.....
佛教的慈悲與覺悟─探索人性連結與內在覺醒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 弘揚佛教十大貢獻照耀人間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 弘揚佛教十大貢獻照耀人間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生致力於弘揚佛法,以無盡的悲願和智慧,推動佛陀本懷的人間佛教,為使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能為廣大群眾理解,《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成為指引,今日(5/10)新書發布,高雄市長陳其邁及多位立委、佛教界、教育界、學術界、文化界等各界人士出席緬懷大師不朽的行誼,現場及線上近2100人與會。 星雲大師圓寂逾兩年,弟子以「師心為己心、師志為己志」荷擔家業;緬懷大師的教誨和智慧,《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由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編纂發行,佛.....
仁慈行者
仁慈行者 A Practitioner of Benevolence and Compassion
仁山智海
仁山智海 Mountain of Benevolence and Ocean of Wisdom
仁者無畏 慈悲無敵
仁者無畏 慈悲無敵 The Benevolent Is Fearless; The Compassionate Sees No Fo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