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文化事業,共399筆結果:
慧遠與鳩摩羅什法身觀新論—以善巧方便溝通證法與教法為視角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3596/
淺議鳩摩羅什譯經的語言風格—以《維摩詰所說經》同經異譯本的對比為例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2966/
《周易參同契》的韻轍與平仄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3017/
試論慈惠法師的《古今譚》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3011/
讀《星雲大師全集.懷古慨今》隨感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3058/
自利利他 僧伽的雙重責任
中國佛教經歷隋唐時期的輝煌,漸趨頹勢,降至清末,烽火不斷,民不聊生,不少出家人不得不以「超度亡靈」的法事活動為生,成為名副其實的「呷教的和尚」,佛教也被人們誤解為「超亡送死」的「死鬼佛教」。太虛大師對此怪異現象有如下評說:「此我國僧尼百年來之弊習,而致佛法不揚,為世詬病之一大原因也。」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2902/
第四章 從天台智顗到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代結論)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3569/
佛陀本懷與現代文明精神——星雲大師《佛法真義》讀後
2018年12月到佛光山參加會議,得到星雲大師的新著《佛法真義》三大冊,而且有幸見到大師本人,真是喜出望外,令人興奮! 星雲大師是當代人間佛教的旗手,為弘法利生和佛教改革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大師以九二高齡撰寫此書,講述自己的修行經驗,以及對佛法、對人生的看法,字字句句發自肺腑,字裡行間表現的都是他對佛陀本懷的追求,對佛教命運的關切,對眾生的愛護和期望,真是慈悲心深,老婆心切。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1089/
《佛法真義》的現代意義
《佛法真義》三冊是星雲大師於2018 年最新力作,第1 冊「佛法義理」,第二冊「佛學思想」,第三冊「佛教常識與佛門行事」,全書共300個主題,幾乎涵蓋了佛教一切法。本書出版的目的,與星雲大師長久以來推動正確理解「人間佛教」的目標與方向一脈相承。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