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美國萊斯大學佛學講座 慈悲是內在平靜與人際和諧的基石
法法師與會。妙光法師探討慈悲的意涵並結合自身經歷,分享如何在現實生活中以慈悲為力量,幫助自己和他人解脫痛苦,進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慈悲是一種選擇 從己做起 生活無處不是檢視自我內心和體驗佛法智慧的生命成長之旅。妙光法師以自己15歲移民澳洲,因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而在學校遭遇霸凌的經歷為例,分享佛教信仰和恩師星雲大師的智慧如何引領她。面對環境的不友善和內心恐懼,過程中多次想對欺負者惡言相向,然而星雲大師講述的「一半一半的世界」讓她學會忍耐,提醒她要保持平和,乃至用創意的方式克服外界給予的挑戰。經過一次次的堅持,最終獲得同學的接納與尊重。妙光法師表示,慈悲不僅是一種情感或態度,更是個人主動選擇的.....
、建築理念與空間規劃 3、修持實踐與解脫道 4、文學理論與講演特色 5、早晚課誦與法會儀軌 6、人間佛教生活禪 7、生活行儀與人生儀禮 8、多元宗教信仰交流 9、生死學與生命觀 10、以音樂、藝術、蔬食、體育或科技等弘法方式 三、申請資格 (一)訪問學人:海內外大專院校之專(兼)任助理教授級以上,或專任講師職務二 年以上,或研究機構之專任助理研究員(或等同職務)以上。 (二)訪問學員:海內外大專院校之在學博士生和博士後研究員。 四、申請資料 (一)申請書〔附件一〕 (二)學術履歷表〔格式請參照附件二〕 (三).....
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 弘揚佛法為己任
作流程,加強整體的互動與配合工作。 覺瑋法師指出,翻譯工作是互相學習,亦是一種願力,希望《人間佛教學術文獻目錄》能夠帶給全球學者、學生作為研究佛法的最佳參考工具,更希望可以滿足大家的求法意願,作為探討生命價值與生活意義的精神良伴。 接著進行問題討論,大家探討並一致認同,文獻目錄需要具備更廣泛內容,「人間佛教」是解行並重,因此內容可以半數為佛教學術文章、半數為生活行證文章,對大家在生活修行與體悟有所幫助;文章需要著重高質素,更需要在主流的研究資料庫推廣,提高文獻目錄的知名度;審核及調整目前翻譯、編輯及校對流程,以最有效方案讓3組義工互動及互相配合,同時需要提供一份翻譯清單(checklist),.....
「人間佛教的生命書寫與家國關懷」 圓桌論壇
香港中文大學 「人間佛教的生命書寫與家國關懷」 圓桌論壇 區專家學者、宗教人士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台灣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聯合舉辦「人間佛教的生命書寫與家國關懷」圓桌論壇,提供討論平臺,以期促進不同地區專家學者及宗教人士的對話交流,推進當代人間佛教之深度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台灣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生命體證人間佛教 佛光山徒眾論文發表
人間通訊社 生命體證人間佛教 佛光山徒眾論文發表 【人間社記者 知淳 大樹報導】 為鼓勵佛光山徒眾將研究與實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佛光山教團的歷史和未來,以及人間佛教對社會發展的實踐價值等的感悟付諸於文字,為人間佛教發展的歷史留下見證。佛光山教育院、人間佛教研究院於6月9至10日在佛光山雲居樓6樓舉行「佛光山研究‧2014徒眾論文發表會」,由佛光山傳燈會、佛光山叢林學院承辦。 此次共有23篇論文通過初審,參.....
人間佛教國際學術研討會 香江盛大展開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回歸佛陀本懷,建設人間淨土。此次國際研討會集中在人間佛教在東南亞的發展,她期待陳教授統籌探討人間佛教在歐美的發展。 永富法師致詞指出,人間佛教的研討涉及更深層的關注,包括內在的靈性及生命的終極目標。「大師的人間佛教非常融入生活中,從不談論大家聽不懂的道理」,法師說明,大師教導徒眾以智慧及務實的方法,處理生活中的細節事情,「面對生命要很清楚明白當下應該做什麼」。 一般人誤解佛教迷信、拜偶像,永富法師說:「學佛其實是學習佛陀的覺悟及清楚明白」,佛教外在的儀式是改善心性的方便法門,而學者用心投入研究人間佛教,提升佛教學術地位之餘,也令世間未來更加美好光明。法師表示,大師特別指示要致.....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發表會 大覺寺開幕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閉幕 慈悲清淨照亮生命 人間通訊社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發表會 大覺寺開幕 【人間社記者 趙唯宏 宜興報導】 「2015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11月27日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隆重開幕,佛光山長老依空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教授、西華師範大學王雪梅教授、雲湖書院教務主任妙憫法師出席開幕式。 程恭讓教授發表「從《貧僧有話要說》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最近期論定學說」主題演講,從「僧信平等、戒律觀、經濟觀」等.....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開展多元新思惟
三、培養佛緣人才。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是當代人間佛教從寺廟到社會,將人間佛教普及於各行各業的積極推動之一;也是對人間佛教、中華文化闡揚與踐行的最佳方式。此活動不僅是學術的交流與探討,同時也會在參與青年的生命中產生深刻地影響,這也是有別於其他獎學金的獨特之處。 妙凡法師表示,佛教作為一個外來的宗教,它圓融的思想適應了中華文化;它的智慧提升、帶動、圓滿了中華文化,佛教因此成為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骨幹,並祝福青年在研究人間佛教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智慧、平安、幸福。 此次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為期3天,除了讓青年輪番做開題報告之外,還安排了專題演講等精彩課程,讓參與開題報告的青年可以充分交流學習,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