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的佛陀觀 ──以《阿含經》為主分析佛陀的人格(上)
本文以《阿含經》為主,來討論釋迦牟尼佛的人格。一般來說,印度是一個神祕的國度,印度人也崇尚神祕。他們以修行各種不同的禪定與苦行,來追求與神祕的大梵結合,或者與人們難以理解的、絕對的、最高的真實結合。所以印度人的思想發達,這就是為什麼印度產生這樣多宗教的原因。
告訴你佛光山的人間佛教——在人間佛教座談會上的總結講話
星雲大師有一種很強烈的思想,他說:「我一生做事,講演,都要讓人懂,我講演要讓人家懂,做事也要讓人 家懂。」大師一生最辛苦的就是這個「懂」字。以佛法來講,「懂」,就是契理、契機,你再好的佛法,不契 機能有用嗎?所以如果以天台宗的五時八教來講,為什麼從華嚴時回到阿含時?就是為了讓人家懂。
當代漢傳佛教中菩薩戒與毗奈耶的相容性——兩岸比較研究(上)
菩薩思想自中世紀以來就穩步發展,成為漢傳大乘佛教的主要特徵。承襲大乘佛教傳統的比丘和比丘尼在三壇大戒戒會中也會受持菩薩戒;換言之,兼受菩薩戒與比丘/比丘尼戒兩種律儀,是大乘佛教出家僧人的顯著特徵。這一情況延伸出值得探討的議題:在台灣和中國大陸當前的社會文化背景下,中國僧侶對於菩薩戒的認知、理念及其相關實踐為何?雖然這兩個地區根源於相同的漢傳佛教傳統,修行、實踐方式等仍有些許不同。再者,這項長期、跨兩岸的比較研究,也揭示佛教戒律與菩薩思想之間潛在的矛盾與衝突。
人間佛教的藍圖(上)
人間佛教的建設,在佛教界已經逐漸達成共識了!大陸、台灣、香港都在發揚人間佛教,自無疑義;日本雖無人間佛教的口號,但其所行所為,例如寺院的開放、僧侶參加社會事業、檀家制度的設立,以及佛教界創辦大學、開設百貨公司等,也都充滿了人間佛教的思想與具體實踐。乃至韓國也把古老的教團逐漸現代化,例如成立電視台等等,未來走上人間佛教的路線,這也是時代的自然趨勢。
上座部阿毗達磨心識理論與實踐研究 —兼論對人間佛教的啟示
本文依據上座部阿毗達磨及其注釋書,採取文獻學與詮釋學等方法,旨在分析其心識理論的基本體系及運行機制。同時結合人間佛教心識思想,發掘其中可與提升個體心理健康相結合的面向,重點分析上座部阿毗達磨心識理論在回歸佛陀本懷、以人為本等方面的共通性,論證其心識理論對人間佛教的現實意義。以此為橋梁,將佛教價值與現代價值結合起來,使佛法契合時代潮流,更好地踐行人間佛教以人為本的宗旨。
第五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自2013年第一次舉辦以來的發展歷程,指出以往幾次研討會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各方面、近現代人間佛教的相關問題展開深入研討,並取得豐碩成果。這些成果為豐富當代中國佛教的思想論述、深化對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的理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本屆研討會一方面繼承深度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會議傳統,同時將以「佛教社會化」為主旨,與會的專家學者將就佛教思想信仰的社會性、現代人間佛教與社會的關係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開幕式後,樓宇烈為大會展開《人間佛教是中國佛教的根本特質》主題演講。他提出佛教有兩個特點,一是主張緣起論反對神創論,一是主張人的命運由人創造。佛教在印度的消亡,是因為在.....
新視角探討人間佛教 首屆人間佛教社會學論壇上海舉行
十餘名學者參與討論,同時吸引了十餘名來自不同高校的碩博士生前來旁聽。 論壇開幕式由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主持。程教授指出,佛光山人間佛教弘法歷程的社會實踐,是對佛教深刻社會思想的再度發展和親身弘揚,此次論壇是首次在大陸地區以社會學等視角探討人間佛教的論壇,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 大會召集人華東師範大學李向平教授指出,社會學本質即是一種以佛陀本懷為底色,經由佛教信仰共同體實踐的社會運動,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不僅蘊含著豐富的社會觀念,其社會實踐也回應了有關制度、組織等重要的社會學問題。 人間佛教特別重視制度建設,而制度往往決定了佛教實踐的公共特性與社會功.....
人間佛教管理文化--「佛教管理」線上課程
化課程」課程證書: 每個單元至少80%出席率 課程期末報告 畢業典禮 佛光山總本山三天兩夜禪修,並頒發畢業證書(根據疫情情況安排,交通費和住宿費學員自理)。 關於本課程 目標 將傳承中華文化的人間佛教思想與當代管理學結合,提供企業管理人士多元思考,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文化,實現企業的永續發展: 結合佛教管理理論與實踐,進行戰略分析和理性決策; 參照佛陀管理智慧,與客戶進行有效溝通和商務談判; 增強領導才能,帶領不同背景之員工,提升團隊效率; 提供識別和分析企業道德責任的方法,建立企業文化。 報名須知 對象 特色 首辦:全球首辦「佛教管理」線上證書課程; 師資:佛教界、學界、企業界頂級知名師資; .....
首屆「人間佛教管理文化」 線上課程開學典禮
出席中央電視臺(CCTV)在北京舉行的二○一三「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頒獎典禮視頻,為「人間佛教管理線上課程」拉開序幕。 陳劍鍠教授指出,作為全球首個佛教管理課程,融合傳承中華文化的人間佛教思想與當代管理學的歷史使命,陳教授引用星雲大師的話,「最好的管理,就是自己管好自己;最壞的領導,就是自己言行不一。」陳劍鍠寄語新生在未來四個月的學習裡,必能有驚喜的收穫,小悟小獲,大悟大獲,並鼓勵大家領悟佛陀精神,實踐菩薩道的使命,不斷提升和超越自我,為華人經濟的健康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表示,人,是企業最大的資產,「慈悲、包容、忍耐」是作為一個領導者的基本心理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