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與人類宗教文明的交流互鑑—比較宗教學的視角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是佛教走出山林、融入都市和走向世界的弘法典範,在佛教弘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從比較宗教學的角度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藉現代科學技術和當代資訊技術進行弘法,形成了有別於其他世界宗教的較為獨特的宗教文化傳播模式。它與時俱進,卻又不故步自封,而是與其他宗教和諧共生,為世界宗教文明的和合圓融和交流互鑑提供了範例,也為佛教中國化提供了參考。
具五善、去五惡——星雲大師的佛教女性思想
本文從理論層面分析了星雲大師的佛教女性思想,星雲大師在五方面展現其對佛教女性的看法:先天體質上為男剛女柔、社會結構上為男尊女卑、修行之道上為男淨女垢、成佛境界上為男女平等,而在佛教推展上則肯定女性的貢獻。 星雲大師立論的觀點強調女性獨具的柔美特質,呼籲女性應發揮溫柔、謙遜、忍耐、慈悲、智慧的美德,在行為上具五善、去五惡,為家庭、社會、佛教提供一份力量,為眾生創造更詳和圓滿的人間,而在1998年的國際三壇大戒,也充分顯現出星雲大師推展比丘尼戒的願心。 星雲大師的佛教女性思想,不論在傳統叢林制度的改革上、男女社會結構的調整上,乃至於對當代宗教態度的修正上,均展現了重大的時代意義,對台灣佛教叢林男女二部僧團的均衡與平權發展,樹立了良好的制度與典範。
東亞學者齊聚 學術交流談佛教開展
開。 研討會中,來自東亞、美國等國家地區,致力於佛教研究的學者蒞臨赴會。他們皆為大學相關學系教授,不只平日著力論文筆耕,更可稱為人間佛教的觀察家。來自南京大學教授賴永海主講「中國禪與日本禪之異同及其在當代的開展」、東京大學特任研究員高橋晃一、東京大學教授蓑輪顯量、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木村清孝等人,則分別主持「大乘經典中的社會」、「戒律與社會」、「華嚴思想的現代意義」,與諸多學者傾囊交流。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萬金川開場主講「漢傳佛教經典與東亞文化共同體的形成」。來自中國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龔雋、台灣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鬫正宗、台灣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副教授尤惠貞、中國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教.....
當代佛教法脈傳承的交棒與接棒—以佛光山僧團為例
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開幕 海內外學者聚首交流
圖說: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程恭讓(右一)表示,星雲大師和佛光山人間佛教的實踐,在當今佛教發展具有意義,透過座談會分享和交流經驗,以及深化研究當代世界佛教的理論。 人間社記者知泉攝 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大樹報導 人間佛教座談會 探討過去、現在與未來 圖說: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12月16日至18日於佛光山舉行,16日晚間於佛光山東禪樓舉行開幕式。 人間社記者知泉攝 人間佛教座談會 多元面向激發思惟 圖說: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集結海內外數十名重量級學者,探討人間佛教的理論和實踐。 人間社記者知泉攝 人間佛教座談會 暢談佛陀本懷與解脫觀 第.....
千生萬死猶歡喜的人間菩薩
做為當代大德星雲大師的弟子,非常慚愧在文字中寫下我的師父。他是一位經歷戰爭生死邊緣、各種苦難、種種磨難的出家人,我們晚輩實在很難從中體會這個中滋味,更難以用簡略的文字寫下一代大德的德行。今僅能盡微薄之力提筆,用心回憶近幾年我親見最真實的大師,希望讓閱讀者更貼近認識我心中的師父。以下分四點敍述術後的星雲大師(以下簡稱師父)。
文學香火映人間
我早已邁進「戒之在得」的年紀,沒想到還能得獎,而且是如此重要的文學大獎。看中外作家的傳記,得獎多在七十歲以前,人生在世,七十是個重要的段落,在此之前,他生命中該遇見的貴人都遇見了,該發生的奇蹟都發生了。而我,今年九十六,可能是最老的得獎人了!
從《貧僧有話要說》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最近期論定學說
《貧僧有話要說》是星雲大師二○一五年創作並出版的一部著作。這部著作在大師迄今近三千萬字的著述中,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其一,這是大師因應近期台灣媒體對於慈濟功德會的指責,奮起為當代佛教護教的著 作,著述的特殊因緣使得這部著作具有鮮明的主題,具有高度的現實性及針對性。其二,這部著作也是大師臨近九十高齡口述記錄的一部著作,它非常系統地記錄了大師最近期的學思,因而是可以反映及體現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最近期論定學說的一部重要著作。
佛光山人間佛教的新氣象
作為當代世界佛教領域內的一個新興團體,星雲大師創立的佛光山以其全新的氣象而受到整個世界的矚目。尤其是大師近來的《貧僧有話要說》,以輕鬆的語言和生動的事實再次系統地展現了這種新氣象。感受和理解這種新氣象,可以通過內在和外在兩重形態共六種要素進行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