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當彌勒遇見彌陀
2017年4月,佛光山叢林學院邀請香港中文大學佛學研究中心陳劍鍠教授、四川西華師範大學王雪梅教授為學生授課。陳教授對彌陀法門有深入的探究,而王教授專研彌勒思想,因緣際會下,兩位教授在授課之餘,成就一場「當彌勒遇見彌陀」對話。這場小型論壇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覺培法師主持。本文為錄音謄稿之紀錄。
自覺式管理文化課程開學 打造管理學的最高管理心法
,勉勵大家在課程中皆能有所啟發與獲益。 王紹穎博士指出,全球疫情打亂了生活和工作秩序,人人皆面臨無法預測的未來和職場的不安,學習自覺管理能有效打造團隊績效,並以智慧面對危機處理,她期許學員把握此次學習因緣,以自覺式管理達到最優化的績效。 「每次課程,都是一期一會的難得機遇。」陳劍鍠教授勉勵學員在每一期的學習中,都能修行辦道、剋期取證,獲得自覺式管理的妙法,探得管理的箇中三昧,即使面對企業管理的高壓或衝突,也能表現傑出的心理素質、擁有強大的心法力量,融合高超的情商與智商,修練自身的心力與心智。 「什麼是覺?」妙凡法師指出,「覺」有三種面向:一、自我覺悟,二、覺照他人的需要,三、覺察世界的變化。覺.....
無私的印記:為星雲大師治印的因緣
《參學瑣憶》序
我記得在佛陀紀念館落成之後,幾乎每一年閩南佛學院的院長則悟法師,都會率領學生前來參學。每次來之前,也都事先邀約我和他們的學生講話。過去,我曾為一些法務到泉州訪問,途經廈門,他也會邀我到閩南佛學院和學生們見面。因此,彼此來往的因緣很深。這樣的情況,讓我想起七十年前我出家不久,師父們都經常鼓勵我們到各大叢林寺院參學,或者到各個長老大德那裡請他們開示,名曰「親近善知識」。
懷念大師—受益於大師「給」的因緣
眾緣和合 因緣成就
眾緣和合 因緣成就 Synergy of Conditions; Causes and conditions coming together.
超連結的生命因緣—師父教會我的管理哲學
生命的密碼
人,生從哪裡來?死往何處去?有沒有前生?有沒有來世?生命究竟何去何從?這是許多人很想了解的問題。 本文分別就佛教和科學的立場,從體、相、用、理四個層面,來探討生命的奧祕。人,如何因身、口、意的造作,而使生命生生世世流轉不息?生物界中,如何從單一細胞演化到三千萬個物種,卻仍符合佛陀所說的因緣法?人能不能單獨活在世間,不需要別人給予的因緣?在苦樂參半的世間,如何透過修行,達到證悟涅槃?驅使生命輪迴的動力,究竟是什麼?生命的密碼又是哪些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