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敦煌,共45筆結果:
從《絕觀論》談牛頭禪人間精神的三重向度
學界普遍認為《絕觀論》為牛頭宗牛頭法融的著述。日本學者關口真大在〈達摩和尚《絕觀論》為牛頭法融撰述的論著〉一文,以及《達摩大師的研究》一書中,通過永明延壽《宗鏡錄》、《萬善同歸集》所引用的牛頭法融《絕觀論》數則問答,與敦煌寫本《絕觀論》一致,進而認定《絕觀論》是法融所作;印順法師在其《中國禪宗史》一書中也延承關口真大的說法。在沒有充分的否定性證據出現之前,筆者亦持此觀點,即《絕觀論》為牛頭宗著述。
/periodicals/35e05eda-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中西文化交融下的超然與厚重——讀何山《西域文化與敦煌藝術》
/periodicals/2a7903ed-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晚唐五代敦煌僧人飲食戒律初探—以「《不食肉戒為中心 》」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380/
《勝鬘經‧ 十受章》注疏的敦煌本和傳世本比較研究—兼論星雲大師《勝鬘經十大受》的實踐性闡釋
《勝鬘經》已在敦煌遺書中找到寫本,同時吐魯番文書中也發現有兩件殘片,但該經的註疏,尤其是第二章節〈十受章〉的註疏尚未進行充分的研究。本文擬對該章的敦煌文本進行探討,同時觀察其與傳世註疏中的文獻脈絡,最後結合當下佛教的人間思想潮流,嘗試論述星雲大師所著《勝鬘經十大受》和〈十受章〉敦煌註疏本、傳世本的思想淵源,探究該書寫在人間佛教思潮下的實踐性意義。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3302/
論敦煌文獻對中國佛教文學研究的拓展與面向
1900 年敦煌莫高窟藏經洞重見天日,為數約六萬卷的唐、五代寫本文獻震鑠中外學界,成為中國近代學術史上最受矚目的大事。緊接著,以敦煌文獻為核心的研究便快速發展,「敦煌學」這一門新興的國際顯學因而產生。百年來,敦煌學的研究領域也從初期的文獻整理,不斷的擴展到石窟藝術、地理歷史、考古遺跡等等。
/periodicals/22509602-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論隋唐五代至宋初的的藥師信仰—以敦煌文獻為中心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419/
唐代佛教文學與俗曲—以敦煌寫本〈五更轉〉、〈十二時〉為中心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659/
佛教中的龍及敦煌壁畫的龍
/periodicals/a35d13c9-0de6-11ef-9bcd-c9de5a43d6bf/
「中國佛教文學」理念與系統建構之省思
中國佛教文學的理念發展與系統建構,其內在與外緣的延伸比較研究等相關課題,有待進一步全面而深入的開展。
/periodicals/17c77aea-923e-11ed-9508-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