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
星雲大師所講的人間佛教是廣義的人間佛教,而不是狹義的人間佛教,也不是學界所認為的當代中國佛教。所謂廣義的人間佛教是指回歸到以人為本的、傳統的、根本佛教教理上來的人間佛教。大師說:「人間佛教不是佛光山自創,人間佛教的理念來自佛陀,因為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度化眾生在人間,一切以人間為主。因此,教主本身就是人間佛陀,他所傳的就是人間佛教。
試析人間佛教誦經的深義
人間佛陀的教導能綿延至今,全拜經典之流傳不輟,現今不只中國佛教仍保有經典的諷誦,乃至南傳佛教、藏傳佛教、日本佛教等僧團,都將之列為日常修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功課。佛世時的誦經,隨著時間、空間及風俗文化的差異,各自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雖然如此,諷誦經典卻從未於僧團修行中消失匿跡,顯然誦經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與功用存在。
「人間佛陀」最佳代言人——讀《人間佛教佛陀本懷》有感
2017年5月16日,是佛光山開山五十週年紀念日;五十年前(1967),星雲大師為了弘揚人間佛教而創建佛光山,五十年後的今天,人間佛教已在大師全面推動與弘化下,成為一門舉世共尊,並且爭相研究的顯學。 今日人間佛教對世間帶來的影響與貢獻,諸如透過文化出版好書,帶動全民閱讀,期能建設「富而好禮」的書香社會;或是發起「百萬人興學」,結合佛教與社會力量,共同興校辦學,期為國家培育身心健全的下一代;乃至平時的養老育幼、撫孤卹弱、醫療義診、急難救助等慈善救濟之外,尤其經常舉辦各種藝文、學術、社教、共修、公益等活動,藉以傳播慈悲善美的思想觀念,希望喚起全人類的「自我覺醒」,共同實踐「三好」、「四給」來創造「五和」的人間淨土。
「人間佛陀」最佳代言人—讀《人間佛教佛陀本懷》有感
人間佛教首度英文研討會 探討佛陀本懷
人人佛性的本能。 在菲律賓弘法的妙心法師介紹《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一書六個章節,及其每一章節之關連性。馬尼拉萬年寺住持妙淨法師提到佛陀的人間生活,平凡、平常、平淡、平等也深具生活化及人間化。星雲大師還原人間佛陀的本來面目,以此應用十方,傳揚國際。 法國法華禪寺慧聖法師以第三章〈人間佛教的核心概念〉,討論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法師強調從傳統至現代的佛教,最重要的是佛法在生活上的實踐。美國波士頓覺謙法師探討第四章〈佛教東傳中國後的發展〉,認識歷史背景有助了解人間佛教的來龍去脈,人間佛教適於社會各階層,從政治人物至平民百姓,都有相互關聯及影響。 妙西法師及知悅法師討論第五章〈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為使人.....
探討「佛陀本懷」 四川大學舉辦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座談
述佛教東傳中國的敘述不同的是,作者特別揀選出中國佛教歷史上佛教在生活行儀、社會慈善、藝術成就、文人交往、政治關係、語言文字等方面的人間佛教的體現,凸顯佛教在中國的發展,雖然也有興衰更替,但僧信二眾秉持人間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處處可見人間佛陀的示現、人間佛教精神的發揚。四、「願景」。大師在對中印、古今人間佛教真義做了詳細闡述之後,最後第六章總結,這是給佛教未來發展一個美好的可觸可及的願景。 其餘還有成都市佛教協會副會長、雙流應天寺祖道法師、天國寺宏開法師、文殊院亦樂法師、成都佛教協會理事雷翔、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劉勤、福州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李湖江、四川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後黃豪、四川大學宗教所.....
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於宜興大覺寺舉行
圖說: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於宜興大覺寺舉行。與會貴賓有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星雲大師及執行副院長慈惠法師、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教授,以及來自兩岸四十餘位學者及兩百餘位南京大學禪學國班學員共襄盛舉。 宜興大覺寺提供 人間社記者心明 江蘇宜興報導 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於宜興大覺寺舉行 由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主辦,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協.....
佛光山寺建築命名理念
佛光山總本山的建築命名相當特殊,體現了星雲大師建設人間佛教的道場的期許與願望,而佛光山建築命名,可略分成三大部分「佛光教育」、「佛在我心」、「人間佛陀」,內容依據主題的不同,分別探討人間佛教的六種性質,與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經由對命名的探討,來窺見一代宗師弘法為教的風範。
研究員-廣興
ncept of the Buddha: Its Evolution from Early Buddhism to the Trikaya Theory. UK: Routledge, 2005. 《人間佛陀--歷史佛陀觀》,2005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倫敦大學哲學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