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圓桌論壇 探討佛教與人工智能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圓桌論壇 探討佛教與人工智能 人間社 黃素璇 英國倫敦報導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圓桌論壇 探討佛教與人工智能 3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50期 為深入探討佛教與人工智能(AI)的交匯點,一場別開生面的圓桌論壇於10月12日下午,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Khalili講堂舉行。由倫敦佛教精舍(London Buddhist Vihara)與英國大菩提協會(London MahaBodhi Society)聯合舉辦,.....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圓桌論壇 探討佛教與人工智能
機器有朝一日能否像人類一樣擁有情感和意識?與談人就各自專業做分析。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圓桌論壇 探討佛教與人工智能 【人間社 黃素璇 英國倫敦報導】 為深入探討佛教與人工智能(AI)的交匯點,一場別開生面的圓桌論壇於10月12日下午,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Khalili講堂舉行。由倫敦佛教精舍(London Buddhist Vihara)與英國大菩提協會(London MahaBodhi Society)聯合舉辦,匯聚來自不同佛教傳統的行者、人工智能領域的頂尖學者及佛教研究專家。 本論壇由亞.....
活用人工智能 英譯計畫《佛光大辭典》精確快速
妙光法師介紹《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的緣起、特色、翻譯策略,尤其團隊如何活用人工智能,提高翻譯效率和品質。線上有近1400位人士參加。 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繼妙光法師獲得日本南山大學Paul Swanson教授歷經30年翻譯而成的《摩訶止觀》英譯版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成員一同線上參與Swanson教授的《法華玄義》翻譯工作坊,以提昇翻譯技巧。 妙光法師介紹《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的緣起、特色、翻譯策略,尤其團隊如何活用人工智能,提高翻譯效率和品質。線上有近140.....
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
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日本及兩岸三地近50位學者專家發表論文,從多元視角探討佛教如何契合當代社會人心的需要,面對未來時代的挑戰。 星雲大師曾說過,「佛教不只講過去,更重視現在與未來。」面對後疫情時代與人工智能世代,人間佛教如何以八萬四千法門的智慧與時俱進,引領現代人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洪流中淨化內心,是這個世代急切需要面對及解決的問題。 座談會共分六場議程,分別以中、英文場次帶領大眾逐一探究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佛教與心理療癒的對話與合作、人間佛教與人工智慧的應用等等議題,歡迎有志深入人間佛教思想者報名成為觀察員,透過學術的視角深度理解佛教的現代應用智慧。 活動名稱: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人間佛.....
開創佛學數位革新 《佛光大辭典》英文數位測試版正式發布
必要性,強調《佛光大辭典》將古老經文變得通俗易懂,為當代所用,這是編纂該辭典及翻譯的最高指導原則。他表示,「英語是國際交流主要語言,其普及性彰顯《佛光大辭典》翻譯成英語的必要性。《佛光大辭典》英譯使用人工智能等技術,提高辭典的可用性和價值。」 發表會以論壇形式進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佛教研究傑出教授巴斯威爾和東京大學文學部終身榮譽教授查爾斯·穆勒分別就「佛學辭典和百科全書的角色」以及「數位辭典的使用」講說。巴斯威爾指出,辭典編輯有三種模式,即階層型、群眾外包型與大型數據集和人工智慧型,而《佛光大辭典》英譯版是第三類辭典的雛形,以電子工具收集數據及編寫條目是未來主導辭典領域的模型,在佛教研究.....
佛教藏經國際學術研討會 佛光山舉行
大學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教授等16位學者,從巴利藏、藏文大藏經(甘珠爾)、開寶藏、高麗大藏經初再雕本、趙城金藏、永樂北藏、佛光大藏經、卍續藏經、明清佛教藏外珍稀文獻、石刻佛經、佛經寫本,及佛教經典數位、人工智能佛教藏經等13種類別角度去探討佛教藏經。這是一場結合理論與實踐的藏經學術的饗宴,將帶領大眾穿越時空與法相遇,歡迎大家前往佛光山雲來集參加。 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其經典經過歷代的翻譯、流通,數量龐多,最後彙編成《大藏經》。根據《隋書‧經籍志》記載,梁武帝在華林園中總集釋氏經典共5400卷,當時沙門寶唱撰的《梁世眾經目錄》是佛教經典藏經之始。從漢至隋唐,佛經都靠寫本流傳,到了晚唐才有佛經的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