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佛光山科技弘法 大辭典建構數位化翻譯流程
本到數位:《佛光大辭典》的跨世紀轉型〉為題,分享《佛光大辭典》發展歷程,從90年代八冊(含索引)厚重的傳統紙本辭典,演化成便攜式的光碟和隨身碟,現在更開發手機APP,讓使用者能隨時隨地查詢詞彙。在AI人工智慧引領下的數位時代,《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與時俱進,致力走向電子化、無紙化的翻譯流程,將海量的佛教文獻資料、各類佛教及語文辭典等參考資源,彙整到數位平台,世界各地的譯者不但無須親身前往實體圖書館翻找資料,供譯者使用的系統平台也不斷優化。希望明年初,大辭典英譯系統3.0有彈出式辭典(Pop-up Dictionary)、名相的翻譯建議、一鍵化更改選詞等功能,以提昇整體的翻譯效率。團隊並將各種電.....
開創佛學數位革新 《佛光大辭典》英文數位測試版正式發布
磯分校佛教研究傑出教授巴斯威爾和東京大學文學部終身榮譽教授查爾斯·穆勒分別就「佛學辭典和百科全書的角色」以及「數位辭典的使用」講說。巴斯威爾指出,辭典編輯有三種模式,即階層型、群眾外包型與大型數據集和人工智慧型,而《佛光大辭典》英譯版是第三類辭典的雛形,以電子工具收集數據及編寫條目是未來主導辭典領域的模型,在佛教研究中將「未知的未知」轉變成「已知的已知」。查爾斯·穆勒表示,《佛光大辭典》英譯版內容可引用、可證實,經專家審定有32000個可信度高的辭條,數位版一旦上線,便有大量讀者使用。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東亞研究教授吳疆和美國天普大學宗教學副教授馬德偉分別發表「佛學數據集的重要性」和 「佛學研究.....
星雲大師白話文譯經精神與實踐的歷史意義與未來展望
作為中國歷朝僧傳的第一科,「譯經」歷來是中國佛教史關鍵奠基性的一環。在漫長的譯經史背後,體現的則是「隨國應作」、「令離諸著」、「生善與實踐」等一貫精神,以及從口傳到書寫等傳播方式變革所帶來的不同經文呈現方式。如今,星雲大師不僅接續了中國譯經的傳統精神,提出「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佛法就是要講得讓人聽得懂」、「行佛」等理念,還組織編纂了《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叢書,為當代人理解佛教提供了更為方便的舟筏。繼往開來,在繼承從佛陀至星雲大師一貫譯經精神的前提下,開展互聯網和人工智慧時代的世界範圍譯經工作,實乃未來佛教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