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
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  A Collection of Contemporary Buddhist Works: Chinese Buddhist Academic Series
《法華經》在中國―思想.傳譯.實踐.文化
《法華經》是形成於初期大乘佛教時期的一部重要經典,富含深刻的教義思想、宗教信念與修行指引,明白說理與譬喻故事交織巧妙,為各個歷史時代的大乘行者提供豐富的思想與實踐資源。這部經典所述法義就當時的佛教學說脈動而言,具有創新思想的意義,激揚教理論辯與發展,對整體大乘佛學產生深遠影響。《法華經》義理精妙,敘說生動,富文學趣味,在思想、修行、文學、藝術等面向,為中國佛教與文化提供豐富的資源。在思想維度,道生、法雲、智顗、吉藏、窺基,及歷代許多佛門大德留下解義精湛的注疏,成為後人理解經義的資源。在修行層面,高僧傳記留下許多僧人修持《法華經》的事跡記載;天台學系發展依於此經的止觀與禮懺法門;還有多種關於此經的弘傳記與靈驗記。文學與藝術方面,此經本身具備文學性,教說與譬喻成為歷代文人經常援引的題材;二佛並坐、觀音形象、譬喻故事,在中 國佛教藝術作品中生動呈現。《法華經》的多元展現樣貌是中華佛教文化的一個重要構面。
《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中華文化與人間佛教」論壇 武漢大學文學院召開
發言結束後,武漢大學文學院副院長于亭教授對論壇進行總結。他指出,人性之廣大可以達於神性,星雲大師的人生與寫作很好的回答了「人可以成為什麼」的問題。星雲大師的創作可以說是能存其體、能盡其相、能大其用,是中國佛教的傳承與展示。今天,文化衍為學科的現狀限制了我們的思惟,相較之下,佛教作為人類最古老的文化表現之一,其中所具有的歷史的、哲學的、人學的內容若調動起來無疑非常龐大,甚至於橫跨整個人間,而這也正是人間佛學所要闡釋的深意。 「《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中華文化與人間佛教論壇」10月25日在武漢大學文學院舉行。與會有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三單監院妙海法師、華中師範大學.....
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論壇 西安西北大學召開
前,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表《關於實施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體現中央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本次論壇以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為主題,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現實價值。 人間佛教是中國佛教協會章程中所規定的當代中國佛教的發展方向,改革開放以來,趙樸初等佛教界領袖人物不斷推動人間佛教的發展,至今在大陸已經獲得顯著的成效。人間佛教作為佛教的一種新姿態,繼承傳統佛教的底蘊,並與現代社會接軌,在文化、經濟、社會、政治等各個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不但符合世界文化發展的潮流,而且符合國家關於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國策,也與中央關於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
【在契理契機中推進人間佛教】
線上閱讀 南京大學洪修平教授認為,從歷史上看,中國佛教正是在契理的同時又能契機,才保持了它持久的生命力,從而從古代走向了現代,此亦正是人間佛教的核心理念。 影片點閱:https://youtu.be/fT4lNW49IM8 全文詳閱:https://lurl.cc/kQUHD4 【在契理契機中推進人間佛教】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青年星雲與戰後台灣佛教―以《星雲日記》所述第二屆中佛會全代會為例
戰後台灣佛教,隨著大陸緇素來台,進入一個新的變局。中國佛教會(以下簡稱中佛會)於1950 年在台復會,在戒嚴時期壟斷管理佛教的權力,成為台灣佛教的最高組織。1952年首度改選,舉行第二屆全代會,以解決組織的法理問題,並進行權力重組。年輕的星雲大師(下稱青年星雲)參與了此次二屆中佛會全代會,於會議結束後,在其日記裡記錄了參與歷程,是與會者的一手資料。透過他敏銳的筆觸,可知當年修法角力之情況與核心權力轉移之變動。青年星雲於關鍵時刻,挺身化解背離僧事僧決的修法危機,有至為出色的表現。二屆中佛會全代會的結果,象徵中佛會來台復會後,組織初步盤整有成,為日後發揮主導台灣佛教全局奠下立穩腳跟的基石,《星雲日記》為此一盛會留下重要的歷史見證。
人間佛教:多元佛教與佛教的人本主義——以佛耶比較為背景
佛教具有多元的向度,這是佛教的特色之一。佛教在其信仰對象、經典(或教法)和修行法門上,都有多元性的表現。造成佛教多元取向的根本原因,在於佛教的「人本主義」宗教觀。佛教「人本主義」的宗教觀表現在佛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法,完全「以人為本」,此所謂「觀機設教,對症發藥」。佛教「人本主義」的宗教觀,最終造成了佛法內部「人本主義」的多元結構模式。在這種多元結構模式中,佛法與佛法之間既有並列關係,也有等差關係;而等差關係中又有「好―最好」等差關係、「方便―究竟」等差關係和「權―實」等差關係這三種。不過佛教的多元並沒有造成其內部的對抗和分裂,反而在多元的基礎上獲得了高度的和諧和統一,這就是法藏所說的佛法既是「一音」又是「圓音」。
主題演說之二:人間佛教就是佛陀之教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的偉大意義
人間佛教是當前世界佛教發展的基本趨向,並成為古老的佛教勃發生機的重要源頭活水。當代的人間佛教淵源於唐宋以來中國佛教的人生化、人間化過程之中,而近代以來的人間佛教,則始倡於太虛大師,而由星雲大師和佛光山真正付諸於實踐。星雲大師和佛光山推動的人間佛教實踐,至今已有四、五十年的時間。在繼往開來的重要時刻,總結過去,探討未來,對於人間佛教的推展乃至整個世界佛教的未來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