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文教,共516筆結果:
美國佛教研究的近況(下)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669/
從《維摩經》不二思想談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弘化
《維摩經》雖然在第九品才直名「入不二法門品」,其實全經串穿了「不二」思想,各品的差異只是體用、權理之別。此經先言權事,到第九品再以理體總歸,而後再以事用說明不二。楊曾文教授曾說:「推進佛教適應時代和社會而發展進步。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是對『不二』作出有前提條件的解釋。」「二」是對立,若在弘法上面對「不二」首要解決的就是世間、出世間如何行道的問題。而當代推動人間佛教者星雲大師(以下簡稱大師),不但提出了「以無為有,以退為進,以空為樂,以眾為我」的不二思想,他更說「我們為什麼要追求不可知的未來,而不去落實現實國土的身心淨化呢?」這是站在淨穢不二,此方即為淨土的立場,正與《維摩經》淨穢二土「不二」的思想相契。 因此當我們在分別高低,分別究竟不究竟的爭議時,大師因圓融無相,無分別執取,所以去除了外在的對立分別,以性空不二思想開擴了八宗兼弘的道場,以及各派相互融和的人間淨土。佛光山從來沒有八敬法的問題與爭議,這是大師以其不二思想於此世間以其「心淨」而讓「國土淨」;也因其成就眾生讓「國土淨」的同時,此方國土人民而得「心淨」的實例。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826/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讀高鶴年居士《名山遊訪記》有感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394/
山陰詩友喧四座,佳句縱橫不廢禪—支遁考評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418/
古印度佛教的不殺生思想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470/
印順導師不曾說過禪宗是「梵我外道」--回應慧昭法師與陳英善小姐之「印順法師說」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494/
「不妄語戒」與人間佛教的實踐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663/
佛教與現代倫理——不殺生戒及少欲知足
我這次提出的研究發表要旨當中,列舉出現代人類正面臨的倫理問題如:核子武器及發電場所形成的原子力的危險性,世界許多地區的戰爭、飢餓、貧困,種族或宗教的差異性,先進國家過度的欲望和消費,環境的破壞和污染,自然資源的枯竭,二氧化碳造的地球溫暖化,二氯二氟代甲烷(一種無色氣體冷凍劑)致使臭氧層遭受破壞,遺傳因子的遺傳形式,更有圍繞在體外受精、腦死、器官移植、安樂死、墮胎等的醫學問題。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1442/
如果不是因為熱愛, 你不可能把它做到極致
/periodicals/37461677-7fa7-11ee-83ab-c9de5a43d6bf/
不忘初心
/periodicals/68184e2c-8031-11ee-97f0-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