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中國佛教,共346筆結果:
「佛教社會」與「德化政治」——以星雲大師的佛教社會思想為中心
星雲大師指出:「關於中國佛教未來要走上復興的路途,必須要積極走入人間,回歸佛陀的本懷,熱心造福社會……」,因為,「佛教的僧團本身就是一個社會」。在這個社會當中,人間佛教是其基本原則。所以,「佛陀認為一個國家政治結構的建立原則,首要條件是『數相集會,講議正事』(《中阿含經》)。佛陀留給眾生一個最可貴的僧團制度,主要是因為在僧團裡,凡事都是由多人會議決定,不會獨斷獨行,這就是民主的精神」。
/periodicals/29c639d2-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發揚中國佛教優良傳統,在契理契機中推進人間佛教
/periodicals/76094fcf-b0f2-11ee-90d2-c9de5a43d6bf/
焦窗隨筆:中國佛教會會務人員訓練班
/periodicals/8ab74f21-5234-11ee-b190-c9de5a43d6bf/
星雲大師對中國佛教的卓越貢獻
/periodicals/9fcc2823-c2cb-11ed-9508-c9de5a43d6bf/
「中國佛教文學」理念與系統建構之省思
中國佛教文學的理念發展與系統建構,其內在與外緣的延伸比較研究等相關課題,有待進一步全面而深入的開展。
/periodicals/17c77aea-923e-11ed-9508-c9de5a43d6bf/
星雲大師和佛光山與中國佛教文化的現代振興
如果沒有傳承而只有創新,那只能算是新興宗教;如果只有傳承而沒有創新,任何宗教必將走向沒落而被現代社會所淘汰。星雲大師和佛光山教團以智慧和慈悲,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也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及人類文明的傳承與創新,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periodicals/6ddeb6b6-64d4-11ed-bc72-c9de5a43d6bf/
試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考的「體系性」 ──以《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為中心
台灣佛光山的星雲大師,在太虛大師的基礎上,對於如何建立當代人間佛教思想提出了持續而全面的思考,為人間佛教的歷史傳統、價值定位、文化成就、社會功能等提出了相當具有「體系性」的理論成果。 如何讓人間佛教真正成為當代中國佛教乃至世界佛教的主流,如何真正引領佛教走進人心、邁向世界,仍然須解決或解答一些頗為重要的思想理論問題。這正是星雲大師在其晚年孜孜關注人間佛教研究的根本情懷。
/periodicals/c0776d77-333c-11ed-aaec-c9de5a43d6bf/
中國佛教的開展及善導的淨土教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193/
中國明末的唯識學者及其思想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207/
讀星雲大師〈中國佛教階段性的發展芻議〉有感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