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與文學圖像學】
線上閱讀 武漢大學吳光正教授從新文學圖像的視角,提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三大弘傳特色,說明大師如何因應時代跨領域整合科技與文學,開創佛教弘法新道路。 影片點閱:https://youtu.be/Jy8svfX03hc 全文詳閱:https://lurl.cc/yXN4fF 【人間佛教與文學圖像學】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敦煌佛教論義文書寫研究 ─兼論隋唐時期佛教的人間性實踐
當今人間佛教的弘法已形成普及化、國際化趨勢,然而在其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佛法「俗化淺化」、「缺乏清淨修持」等質疑,面向質疑,可以從歷史中尋找答案。本文通過釋讀P.2670、P.2871、P.2930、P.2770V、P.2807 等寫卷,梳理論義文本的書寫特色,結合中古時期的佛教人間化實踐,深入挖掘人間佛教的歷史價值。「陳述佛法東來」的內容,體現了人間佛教與政治的緊密關聯。「文本書寫」與「論辯講說」構成論義活動傳授知識的兩種基本形式,蘊含著承自原始佛教的「善巧方便」與「般若智慧」並舉並重的弘法思想。「文本書寫」以「藉助傳抄關係」和「運用共有模塊」的方式構建了論義文本之間聯繫緊密的網絡,「論辯講說」的內容體現了啟發信眾自覺自悟、調和入世與出世、關注社會眾生的人間性特徵。「稱頌論場大德」的書寫則表明佛教修習應當在社會生活中進行,在接觸大眾中觀照內心執著。
暢談觀音藝術造像人間化的發展與演變
密教觀音與中國化觀音,並簡述三者的不同。 佛教觀音是最典型的觀音,形象是一首二臂,以《法華經》、《華嚴經》、《觀無量壽佛經》等為依據。密教觀音則包括六觀音、七觀音及三十三觀音,其中三十三觀音已融入富有特色的民間傳說,完全中國化。至於中國化觀音,主要表現在兩個不同的層面上:一是中國漢傳體系內的正統觀音信仰,一是游離於正統佛教之外的民間觀音信仰。 觀音「轉身說」的因緣脈絡 觀音究竟是男性抑或女性?又為何會從男性造像轉變為女像?陳玉女指出,從各種相關文獻顯示,觀音女性化確切的時點是宋代,但正確來說,男性觀音轉身為女性觀音其實具有多重性,也就是具有同時存在的醞釀期,並非直線發展演進。 觀音為何會變身?.....
活用人工智能 英譯計畫《佛光大辭典》精確快速
妙光法師介紹《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的緣起、特色、翻譯策略,尤其團隊如何活用人工智能,提高翻譯效率和品質。線上有近1400位人士參加。 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繼妙光法師獲得日本南山大學Paul Swanson教授歷經30年翻譯而成的《摩訶止觀》英譯版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成員一同線上參與Swanson教授的《法華玄義》翻譯工作坊,以提昇翻譯技巧。 妙光法師介紹《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的緣起、特色、翻譯策略,尤其團隊如何活用人工智能,提.....
國際佛教學術會議 專題討論當代人間佛教
術圖典分類彙編,按建築、石窟、雕塑、繪畫、書法、篆刻、工藝及佛教美術人物分成八大類,合計20卷冊。Arthur Van Sevendonck則說明美術圖典的出版,對宗教、歷史、教育、藝術所具有的意義與特色。 「當代人間佛教─50週年之佛光山」圓桌專題討論,由美國西來大學宗教研究系主任Jane Naomi Iwamura教授主持,佛光山寺副住持慧峰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執行長妙光法師、波士頓三佛中心監寺覺謙法師、國際佛光會主任郭守仁,分別以台灣僧團教育、佛光山與人間佛教、多倫多人間佛教本土化的發展、美國西來寺的社會功能四大面向,介紹「人間佛教」在世界各地的蓬勃發展。 妙光法師綜合地介紹佛光.....
人間佛教座談會 學者雲集 開展研究新視野
享座談心得。程恭讓表示,不少學者是第一次參加,而且多篇文章角度新穎,顯示人間佛教研究在國際學界愈來愈具有深度和廣泛共識。首次與會的「新人」康易清覺得自己是「收穫最大的參加者」,充分感受到人間佛教的開放特色。也是首次參加的賴品超,發現會議品質超出預期,看見人間佛教和各種學科展開對話,是健康多元的發展方向。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李玉珍教授相隔4年再度與會,樂於見到「人間佛教研究學術社群慢慢茁壯成型」。 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總結道,佛教是包容性、滲透力、適應性、融合性強大的宗教,因而能在各地落實,這就是佛教的「人間性格」;感謝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願意貢獻心力,從各自角度尋找適合當地的人間佛法,造福人群.....
首屆人間佛教翻譯論壇 科技建構現代譯場
圖說:「2019人間佛教翻譯論壇」1月12日在麻竹園法輪堂舉辦開幕式。 人間社記者林靖敏攝 馬德偉:讓機器學習佛教特色 從事佛學機構責任 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 首屆人間佛教翻譯論壇 科技建構現代譯場 康易清:透過翻譯 對推廣佛教盡一份力 首度舉辦的「2019人間佛教翻譯論壇」,由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辦,1月12日至15日在佛光山舉行,集結佛光山現正在進行的主要翻譯計畫成員,以及佛光山叢林學院英文人才和致力翻譯的人士,來自海內外80人參加。期使達到翻譯計畫在佛典翻.....
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辦
,本於佛陀本懷,提出符合現代、文明、進步和實用原則的人間佛教理念。這體現了大師深入淺出的詮釋,以強化佛法智慧切合時代的特質。 最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談論〈圓融——星雲大師經典詮釋的時代特色〉,他指出大師說法具有「圓融」的特點,既秉持了中國佛教在唐代以後發展的圓融特質,同時豐富了發展了佛教在現代社會的適應性與現代性,也為人間佛教的解經系統提供傑出的示範。 這次研討會發表的論文涉及範疇非常廣泛,充分展現了佛教解經學的深度和廣度,具有三個特色: 内容涵蓋天台宗、華嚴宗與淨土法門等教派,體現了佛教各宗派在經典詮釋上的特色和共同點。 不僅涉及原始佛教,也涉及敦煌學和當代新儒家等相關學術領.....
特訂定本辦法。 二、研究範圍 歡迎從不同主題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內涵,例如: 1、義理內涵與思想體系 2、建築理念與空間規劃 3、修持實踐與解脫道 4、文學理論與講演特色 5、早晚課誦與法會儀軌 6、人間佛教生活禪 7、生活行儀與人生儀禮 8、多元宗教信仰交流 9、生死學與生命觀 10、以音樂、藝術、蔬食、體育或科技等弘法方式 三、申請資格 (一)訪問學人:海內外大專院校之專(兼)任助理教授級以上,或專任講師職務二 年以上,或研究機構之專任助理研究員(或等同職務)以上。 (二)訪問學員:海內外大專院.....
懷念星雲大師第六堂課「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
」與「順應人性的管理風格」是「心本管理」的實踐之道。「心本管理」並非要管理者做個濫好人,而是將智慧與慈悲結合,將管理智能與佛法智慧結合,在情、理、法上拿捏到最適的分寸。 黃老師分析人間佛教領導學有五項特色:「最高領導,以心帶人」、「被領導學,僕人精神」、「提供願景,集體創作」、「人性領導,尊重包容」、「德行領導,正身治人。」這是依大乘佛法精神與實踐提出的人間佛教式的道德領導模式。 黃老師提出「彌陀管理」是星雲大師管理思想特別之處。「彌陀管理」要求管理者思惟彌陀淨土的秩序運作原理,提升自身與部屬的智慧、德行與能力,合力營造全員高度投入、合作無間、幸福共生的組織氣候。 黃老師歸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