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華嚴,共123筆結果:
研究員-張文良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評議員 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兼職教授 張文良 中國佛教華嚴宗 日本佛教 《澄觀華嚴思想研究》(2006,日文,山喜房佛書林) 《批判佛教的批判》(2013,人民出版社) 《日本當代佛教》(2015,宗教文化出版社) 《東亞佛教視野下的華嚴思想研究》(2017,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日本東京大學 文學博士.....
/about/researchers/researcher/.elements/TSFgsihbResearcher_00007.xml
論華嚴法界圓融無礙的理論根據
在華嚴教法中,法界圓融的理論由「同時具足相應門」所展開,為佛陀在海印三昧中的證因. 緣起為諸法實相,就同時相應來說,便成一大緣起法界,而三世諸法相即相入,彼此依存,同時具足. 故此門具足十義,而任舉一門亦均具足其餘九門,因此事事念劫亦相互融攝,重重無盡。 華嚴三祖法藏大師在 <華嚴經三寶章> 中,進一步以「緣起相由」,「法性融通」,「緣性雙顯」,「理事無分」四門來說明法界圓融的理論. 並在《華嚴經探玄記》中以「緣起相由門」為基礎,推廣為十門,以解說華嚴無量義門中的大法界緣起法海。 之后的四祖澄觀大師,更根據「法性融通門」來彰顯圓融要旨. 澄觀大師認為,真如既然具足恆沙功德,則由其所起之事相亦應具足無盡性德,而由真如法性來融通諸種事相,當然亦顯無礙,進而可以彰顯十玄門的理論根據。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160/
華嚴大意
《華嚴經》真如自性的思想,非常契合我們中國人的根性,法界緣起觀展現了宇宙萬有互相關連、互相影響、互相包容的思想境界,豐富擴大了我們中華文化的內涵,影響了中國佛教的發展。
/periodicals/3a544365-625b-11ed-bc72-c9de5a43d6bf/
華嚴示現
/periodicals/ebf3fef7-ceea-11ef-b2d8-c9de5a43d6bf/
回家的路
/periodicals/34ef63e3-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星歸淨土,雲回極樂
/periodicals/bc1b4dfd-c2d2-11ed-9508-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