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佛法真義與我們的未來——讀星雲大師《佛法真義》一書有感
人類自誕生以來,物質文明呈現加速度發展的態勢。歷史學家告訴我們,在原始文明階段,人類的物質生產能力和財富積累狀況,在幾千年甚至幾萬年的維度上都沒有絲毫變化,而進入資本主義工業化大生產以後,二百年間的發展超過此前上千年的發展,進入資訊化時代以後,十年的發展就有可能超過此前百年的發展。全世界的國內生產總值即GDP,在1998年合計為31.35萬億美元,到2018年便已經達到了85.79萬億美元,接近翻了兩倍。扣除通貨膨脹的因素,人類社會財富總量的增長速度仍然是驚人的。這給人一種錯覺:人類的歷史是不斷進步的,而且進步的步伐在加快。
一部新時代的佛教類書——讀星雲大師《佛法真義》
佛教經藏可謂「文積巨萬,簡累大千」,佛教的教義與相關的生活內容也是條流深廣,卒難詳覽,於是中國佛教的書寫傳統中,就有了一類可以稱作「類書」的佛教典籍,即把佛教的歷史、法義、修行儀軌及日常生活制度等事項,以類編排,並簡明扼要、辭略意曉地對所擇選的條目內涵進行釋義。從形式上看,這類佛教圖書是作為一般信眾初入門的指導書籍;實際上,一部有特色的佛教類書是集佛教的歷史與義理知識、修行與生活軌範等諸多方面為一體的綜合性佛教百科全書。
佛法世法,不一不二
《星雲大師全集》第二十冊《佛教•教用》,顧名思義即佛教應用學,是闡述佛教如何影響各行各業,及應用於藝術文化和生活修行的指南。佛法真理立足於空有不二的中道思想,用於入世,能經世致用;用於出世,則能超凡脫俗。
〈台灣佛教新史〉之十八——殖民時期佛教文教事業之一: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台所辦期刊(上)
1894年甲午戰敗,清廷割讓台灣,翌年,日本佛教各宗或隨軍或從扶桑四島遣僧來台,為了宣傳教法,紛紛發行刊物,如1896年11 月,佐佐木發起組織的「臺灣佛教會」發行《教報》第一號。《教報》第一號中的〈臺灣佛教調查〉一文撰稿者,被認為是出自佐佐木之手,對曹洞宗決定來台開教傳道影響甚巨。之後,日本佛教宗派較早創辦的期刊有臨濟宗的《真如》,臨濟宗滹山大悲閣的《真佛教》、日蓮宗的《放光》、淨土宗《信友》雜誌發刊等。4當然這些雜誌主要發行的對象還是自宗信徒為主。
《作為思想的近代佛教》第三講——鈴木大拙與靈性論(一)
近年終於看到了關於鈴木大拙(1870-1966)的批判性研究,不得不說這是一件十分可喜的事。過去大家把鈴木視為偉大的思想家、宗教家和學者等,把他視為聖人,因此很容易形成一種不可批評的傾向。 誠然,學習和繼承先人的偉業非常重要,不過,為了讓其真正典範永傳,就必須進行開放性的學術批評與討論,釐清哪些部分才是經得住歷史考驗而能流芳百世。拙見以為,關於鈴木大拙的批判性研究之時機已逐漸成熟。
佛法真義與我們的未來——讀星雲大師《佛法真義》一書有感
人類自誕生以來,物質文明呈現加速度發展的態勢。歷史學家告訴我們,在原始文明階段,人類的物質生產能力和財富積累狀況,在幾千年甚至幾萬年的維度上都沒有絲毫變化,而進入資本主義工業化大生產以後,二百年間的發展超過此前上千年的發展,進入資訊化時代以後,十年的發展就有可能超過此前百年的發展。全世界的國內生產總值即GDP,在1998年合計為31.35萬億美元,到2018年便已經達到了85.79萬億美元,接近翻了兩倍。扣除通貨膨脹的因素,人類社會財富總量的增長速度仍然是驚人的。這給人一種錯覺:人類的歷史是不斷進步的,而且進步的步伐在加快。
一部新時代的佛教類書——讀星雲大師《佛法真義》
佛教經藏可謂「文積巨萬,簡累大千」,佛教的教義與相關的生活內容也是條流深廣,卒難詳覽,於是中國佛教的書寫傳統中,就有了一類可以稱作「類書」的佛教典籍,即把佛教的歷史、法義、修行儀軌及日常生活制度等事項,以類編排,並簡明扼要、辭略意曉地對所擇選的條目內涵進行釋義。從形式上看,這類佛教圖書是作為一般信眾初入門的指導書籍;實際上,一部有特色的佛教類書是集佛教的歷史與義理知識、修行與生活軌範等諸多方面為一體的綜合性佛教百科全書。
〈台灣佛教新史〉之十一——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台布教發展(一)
日本殖民時期來台的宗派有華嚴宗、天台宗、真言宗(高野派、醍醐派)、禪宗(臨濟宗妙心寺派、曹洞宗)、淨土宗(淨土宗、西山深草派)、真宗(本願寺派、大谷派、木邊派)、日蓮宗、法華宗(顯本法華宗、本門法華宗),共八宗十四派。日本佛教各宗入台後,幾乎都以台北地區為布教中心,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布教工作的深化,逐漸地跨散到全台,展開殖民半世紀的歷史(1895-1945)。
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
初探「星雲大師一筆字」的佛法真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