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僧,共523筆結果:
無聲唱出百年病——民國佛教與青年星雲(一九三九~ 一九四九)的「人間僧伽教育」觀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333/
一代聖僧,功德圓滿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3070/
一的世界(十三)
一的世界(十三) The World of One (13)
/dictionary/search-result/a2f2812f-5d3b-11ef-80b8-c9de5a43d6bf/
一的世界(八)
一的世界(八) The World of One (8)
/dictionary/search-result/a1b60967-5d3b-11ef-80b8-c9de5a43d6bf/
第一屆博士人間佛教論壇 兩岸學者精闢演繹
特別安排學員體驗佛門「五堂功課」中的午齋過堂。 人間社記者周雲攝 程恭讓講述「論星雲大師對佛教的貢獻」,列舉10點:1.有系統地建構人間佛教思想理論。2.佛光山是實踐性成果。3.創建高素質並具規模化的僧團。4.推動信眾發展,建立在家居士弘法的檀講師制度,及國際佛光會組織。5.判教:回到佛陀本懷兼弘佛教又獨樹一格。6.成功地推動佛教近代化轉型。7.大幅度推進佛教國際化。8.推動兩岸和平。9.為台灣佛教探索正確方向的重大發展。10.成為大陸佛教今後改革發展的借鏡。 陳劍鍠談「人間佛教與建設人間淨土」,認為人間佛教與人間淨土的關係,是以「淨土」為弘揚人間佛教的終極關懷,並呼應方立天教授提出的「人間佛.....
/news-event/news/TSNews-000014/
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第一堂課 星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璀璨的燈塔
展階段,從太虛大師、印順法師,到星雲大師的推動,如今在海峽兩岸乃至全球漢語學界、全球國際佛教學界,都開展了人間佛教的理論研究及廣義的人間佛教問題的研究。而邁入第三階段的「後星雲時代」,星雲大師早已培養僧信二眾具有「自依」的精神,因此人間佛教將以經過試驗和磨煉的自覺和理性,做到「人人心中有人間佛教,時時奉行人間佛教」。 最後他歸納星雲大師對佛教有十大貢獻,不僅成功推動佛教現代化轉型及全球化弘揚,同時為現代台灣佛教的發展指引出根本出路和正確方向。程恭讓舉例說明,如佛光人工作信條、佛光山四大宗旨及佛光四句偈,都是星雲大師70歲前後成熟思想的體現,在佛光僧團及佛光教團中,具有方向引導和政策指導的意義。.....
/news-event/news/TSNews-000375/
七佛通偈
七佛通偈  Verses of the Shared Morality of the Seven Buddhas
/dictionary/search-result/0000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