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於宜興大覺寺舉行
能秉持這樣的精神,管理自己的身口意,人人都能獲得自由;3)老病死生:有別於以往的消極看法,死是一個起點,就如房子壞了,要換新的,死了還會有生,生就會有未來、有希望,所以不必害怕死的到來;4)人人平等:佛光會的檀講師制度,讓僧信平等,共同荷擔弘法的大業;夫妻來到寺院掛單,不要強迫他們分開住宿,因為只要是合法的家庭生活,都是佛陀所允許的;人間佛教不是個人的,而是佛祖的,是大家的,希望大家對於未來的人間要有希望。5)四大皆有,空,才能建設有,不空就沒有,空即是有,有即是空,如茶杯有空間,可以倒水;房子有空間,才能建立講座。6)幸福信仰:佛教是脫苦、救苦的,是追求幸福安樂的宗教。 此外,與會學者並.....
感恩生命,自在生死──學者與行者談人間佛教生死觀
心曇 高雄報導 感恩生命,自在生死──學者與行者談人間佛教生死觀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2021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系列論壇,第八堂課「人間佛教的生死觀」邀請佛光山副住持暨南華大學教授慧開法師,與國際佛光會趙翠慧檀講師進行對談,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論壇於10月1日晚上透過youtube及zoom播出,全球五大洲逾千人同步於線上聞法。 妙凡法師於開場時提出,生命、生活、生死是一個連續性的生命歷程,只有認識生死,才能自在生活,不畏生死。希望透過「人間佛教的生死觀」議題,生死學專家慧開法師對於生死的研究與趙翠慧檀講師親身瀕死的經驗,印證佛教「生命不死」的觀念,創造擁抱生命、熱愛生.....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發展的幾個核心理念
1998年,星雲大師至印度菩提伽耶傳授國際三壇大戒,當時西藏喇嘛貢噶多傑仁波切(kun dga’ rdo rje rin po che),感念佛光山寺創設中華漢藏文化協會,長期促進世界佛教漢藏文化交流,並舉辦世界佛教顯密會議,乃至創立國際佛光會等,是弘揚人間佛教的正派道場,遂表達贈送護藏近三十年的佛牙舍利心願,盼能在台灣建館供奉。
國際佛光會菲律賓協會赴災區賑濟
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制度研究
佛光山開山至今, 在家信眾也參與弘法利生工作 ,為此國際佛光會在居士教育領域,也開創性的創設了檀講師制度。檀講師作為佛光山弘法布教師的組成部分,在體現僧信平等與融合、整合信眾力量弘揚人間佛教、促進佛光會員的擔當與成長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歷史上有諸多居士作師的實踐,如楊文會與金陵刻經處,王一亭與世界佛教居士林,以及太虛大師的僧信並建制度設計和組織實踐。與民國時期的居士教育相比,佛光山的檀講師制度特色鮮明,主要體現在以佛光會為依託的運作模式、居士為中堅力量、講師形態多樣、明確的選拔培訓考核晉升機制等四個方面。研究國際佛光會的檀講師制度對大陸佛教的弘法利生具有不可多得的意義。
立足本土,胸懷法界——國際佛光會的回顧與前瞻
屈指一算,今年──二○○一年,國際佛光會已邁入第十個年頭了。十年來,我追隨家師星雲上人披星戴月,席不暇暖,為會務而奔忙,有時是一天數場的成立大會,有時是接二連三的座談會,其中甘苦,不足為外人道,惟願眾生皆能離苦得樂,歡喜自在。值此新世紀之始,往事如浪潮般在腦際澎湃迴轉,今執筆寫下,希望有志者皆能加入我們的行列,共同為弘法利生而攜手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