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佛教傳播與語言變化——第14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研討主題 「佛教傳播與語言變化——第14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佛教傳播與語言變化 緣起 詳情請洽 研討會子題 古代印度佛教的傳播導致的相關地區(中日韓越及其他)語言變化的研究,微觀和/或宏觀; 從古代佛教文獻所見的相關地區(中日韓越及其他)語言變化的研究,微觀和/或宏觀; 漢譯佛經語言的本體研究,包括梵漢對勘研究,同經異譯比較研究等; 佛經與非佛經的語言及文字的比較研究; 佛經音義研究; 其他宗教在傳播過程中對相關地區語言的影響,單獨.....
2016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兩岸學者取得高度共識與肯定
第四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3 月19至20日在大陸江蘇宜興大覺寺舉行。主辦單位人間佛教研究院邀請大陸與台灣兩地47位學者,分別從文學、史學、哲學、語言學、社會科學、音樂、藝術等面向,探討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現況。與會學者對於佛光山教團在二十一世紀的發展皆高度肯定,並取得更深層的共識。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全球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攜手研討佛教與未來時代
以來規模最大的佛教期刊彙編《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及補編》,是當代漢傳佛教學術界重要的文獻史料學專家。另有,大藏經版本學專家,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的萬金川教授,長期致力於漢語系大藏經的比對研究,以及佛經語言學、梵漢藏佛典校勘等。 同時,佛教思想史專家邀請到大陸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主要從事中印宗教思想史,特別是佛教歷史與思想的演變發展。另有,長期鑽研天台哲學、華嚴哲學及詮釋學的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郭朝順教授,近年更創新性與西方心理學結合,將佛教與心理學作跨域的研究探索,也是本次會議發表的亮點。來自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主任鄧偉仁教授,畢業於斯里蘭卡肯那尼亞大學巴利文暨佛學系,碩士是印度普納.....
2023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博士後研究人員錄取名單
士後研究(2021/1-2023/7) 2.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兼任助理教授(2020/7-2021/7) 3.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兼任講師(2020年2-7月) 姓 名 林家妃 研究領域 聲韻學、漢語語言學、古典梵語 申請計劃 《佛說維摩詰經》譯注計畫 重要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 博士論文 梵漢對比視角下的《維摩詰經》語法研究 主要經歷 擔任研究計畫助理: 1.「《維摩詰經》詞彙研究──以梵文複合詞為主」,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專案研究計畫「維摩經與東亞文化」總計畫下子計畫/計畫主持人:中央大學中文系廖湘美教授、清華大學中文系陳淑芬教授(2015/8-2016/7)。 2.「《維摩詰經》中.....
「MITRA」問世 柏克萊大學與佛光山合作研發AI佛典翻譯利器
器翻譯:翻譯梵藏漢等古典語言,以及英漢日韓等現代語言。2. 語義搜尋:使用現代語言查詢古典語言資料庫 ,例如搜尋現代漢文,可得到文言文的答案。3. 教育應用:MITRA能分析梵文的語言結構及規則,方便語言學習。 此外,Nehrdich博士對比了MITRA和其他常用的AI翻譯工具。MITRA 的資料庫收藏了梵、巴、藏、韓、英、漢等古典語言及佛學用語,能同時處理不同語言的請求並進行多語言翻譯,例如佛學中文英譯、漢譯藏、或藏譯漢等,特別是藏英和梵英的翻譯性能越發可靠。另外,他指出有些AI翻譯工具會自行「幻想」(hallucinate)出原文沒有的內容 ,MITRA則很少出現編造的情況。 現場觀眾踴躍.....
第十一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活動連結 佛光大學、中央大學 第十一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國內外大專院校學生以及喜愛佛學之社會人士 漢文佛典文獻是研究古代漢語語言史的重要材料,首屆會議由嘉義中正大學舉辦以來,至今已舉辦10屆研討會,與會學者踴躍,提出了豐富的研究心得與創見,學界有目共覩,所以日、韓的學界也主動投入輪流主辦本會議的行列,歷屆的發表學者除了亞洲之外,也有來自歐美各地的漢學家出席發表,足見本會議的舉辦及累積的研究成績受到國際學界的重視。所以第11屆會議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