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歲時(1985),依「佛光山組織 章程」退位,樹立「恪遵佛制,薪火相傳,以制度管理,以組織領 導」的現代佛教民主化典範。六十三歲時(1989),應中國佛教 協會趙樸初會長之邀,率僧信四眾五百餘人,赴中國大陸展開為 期一個月的弘法探親。七十歲時(1996),發起《中國佛教白話 星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的一座燈塔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榮譽教授, 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上海大學佛教思想史與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程恭讓 總論 總論──星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的一座燈塔 45 經典寶藏》的編寫工作。七十四歲時(2000),又發起《法藏文 庫——中國佛教學術論.....
佛光大辭典英譯線上培訓 妙用AI指令提升翻譯效率
研究院國際中心邀請,4月23日於晚間的《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培訓中,講解「如何應用AI提示」,讓譯者更能應用AI指令(prompt)增進翻譯效率與品質。本次培訓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澳洲、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菲律賓等近40位翻譯人員線上參與。 Nehrdich博士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副研究員、德國漢堡大學 BuddhaNexus 佛典資料庫首席程式設計師、AI佛典翻譯軟體「法之善友AI翻譯器」(MITRA)的技術主任,亦是《獻給旅行者365日》德文翻譯專案成員,專於AI在梵語、漢語、藏語、巴利語等亞洲語言的應用。培訓開始前,已為佛光山大眾主講「佛典翻譯與AI應用」。未來.....
The Changing Functions of Renjian Fojiao (人間佛教) in Mainland China
Since the revival of Buddh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ollow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renjian fojiao (人間佛教), often translated as “Humanistic Buddhism,” has become a very prominent label. It has served as a basic concept for various purposes, from the political self-legitimation of Buddhists, to the revival of traditional(ized) thinking, to religious innovation. It has undergone a continuous process of adaptation to Buddhists’ needs at the moment in question. With its initial role, quite early in the 1980s, emphasized officially by Zhao Puchu 趙朴初 (1907-2000), the president of 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hina (BAC), it became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the statutory purpose of the BAC and developed separately from, but not without the influence of, later dynamics in Taiwan. This article reflects on some of the steps in the 40-year development of what has been declared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renjian fojiao (“Humanistic Buddhism”). It focuses on its metamorphosis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BAC’s statutory purpose, asking what the concept has been necessary for and how it might still be relevant today.
二OO一年中國大陸佛教會議綜述
二OO一年中國大陸的佛教研究綜述
主題演說之一:重新估定佛學的價值
我今年八十七歲,七十五年前在南京棲霞山出家做和尚,六十四年前來到台灣,四十六年前開始建設佛光山。對於傳統的佛教,我常有一些不一樣的想法。比方說,佛法講「四姓出家,同為釋氏」,過去印度的佛教倡導「四姓平等」,這是佛陀的思想,但是後來在各地傳播的佛教,卻全都違反了佛陀平等的胸懷,其中最嚴重的就是男女不平等;到現在,中國大陸的比丘尼、優婆夷在佛門裡仍幾乎沒有什麼地位。不過在我看來,在所有出錢做功德,把寺廟建設起來的人當中,以優婆夷最發心,尤其很多優秀的比丘尼更是為佛門做出種種貢獻。而這許多人事在佛教史上卻很少記載。如今,這一種不平等的觀念還在繼續,仍有人極力以佛教的「八敬法」來維護佛教比丘、男眾的權力與地位。
人間佛教精神—所有眾生都是一體關係—佛光山「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
我這個人,對佛教實在知之不多,但我想當代社會,人生故事,或許也就是「人間佛教」的精神吧!因此,我想要分享的是哈薩克斯坦與中國,這兩個互不了解而一度對抗的國家,因為音樂和文化漸漸融入彼此;也就是「包容別人」正是一種「人間佛教」的精神。而另一個人生故事則是個體融合,台灣高學歷女孩,以質樸的性格及畫畫寫生融入中國大陸陝北鄉下的故事。人世間,人們祈的是福順,品的是文化,求的是安康。我們每個人的洗心之旅,展現的正是中華文化自信的精神。星雲大師說,我們的人間佛教,要把自我提升,肯定自我,我有如來智慧德相,承認「我是佛」。這種對自我的提升,就是人間佛教的精神。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憶星雲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