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仏教と現代倫理——不殺生戒と少欲知足
今度、私の研究発表要旨のなかに、現代の人類の直面している倫理的問題を列挙しておいた。核兵器や発電所に形における原子力の危険性,世界のいくつかの地域おける戦争・飢餓・貧困、人種的あるいは宗教的な差別、先進国における過度な欲望と消費、環境の破壊と汚染、自然資源の枯渇、二酸化炭素による地球の温暖化、フロンによるオゾン層の破壊、遺伝子の切り続ぎ、さらに体外受精・脳死・臓器移植・安楽死・妊娠中絶という医学をめぐる問題などである。
編藏與佛經翻譯──從一個研究案例說起
離開美國去香港,到了香港中文大學教書,不在中文系,也不在英文系,卻是在翻譯系。在所教各課中,有一門翻譯史。概論之後,我一定專講幾堂佛經翻譯,有兩個人更是我非常佩服而虔心講授的:一是姚秦時的鳩摩羅什,一是初唐的玄奘大師。都是從譯者與譯經的角度切入的。羅什所譯文字典麗,讓我時常想起之前陸機的文賦與之後劉勰的文心雕龍。其華美蘊藉使繁複顯出了層次,穠麗表達了豐實。咀嚼之際,齒頰留香。玄奘大師我最初的認識,自然是來自西遊記。
人間佛教的藍圖(一)
本文的主旨不在高談人間佛教的理論,也不拘泥於一般學術論文的格式,只是有感於過去學者們常把佛教的理論搬來搬去,說是論非,分歧思想,造成佛教的四分五裂,殊為可惜。 其實,佛教本來就是「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道理不在辯解,而重在同一信仰。就等於吾人經常閱讀經文,義理明了;閱讀註解,反而不知所云。佛教的學術論文,重在給人信心,給人明白,給人一以貫之,對義理融會了然。佛教常講般若智慧,為的是去除分別;但實際上佛教界過去的各宗各派、各種議論,重重疊疊,異說紛紜。雖說佛教博大精深,但歧途雜論,未能有益於佛心證道,明白說,我們並不喜歡談是論非的佛法,我們需要的是一乘直入的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是易懂難行之道,今日的佛教界,講經說論,可以舌燦蓮花,滔滔不絕;講說人間佛教,何其難哉!即使能講人間佛教,也是膚淺的口號,不能身體力行。人間佛教是實 用的佛法,行住坐臥、衣食住行、舉心動念,哪一項生活能離開人間佛教呢? 吾人雖生在人間,猶如身在廬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今為幫助世人一窺人間佛教的風貌,僅就佛法經論、古德懿行中,有關人間佛教的各項實踐,整理而略論倫理觀(居家之道)、道德觀(修養之道)、生活觀(資用之道)、感情觀(情愛之道)、社會觀(群我之道)、忠孝觀(立身之道)、財富觀(理財之道)、福壽觀(擁有之道)、保健觀(醫療之道)、慈悲觀(結緣之道)、因果觀(緣起之道)、宗教觀(信仰之道)、生命觀(生死之道)、知識觀(進修之道)、育樂觀(正命之道)、喪慶觀(正見之道)、自然觀(環保之道)、政治觀(進修之道)、國際觀(包容之道)、未來觀(發展之道)如後,希冀以此建立人間佛教的藍圖與理念。
星雲大師審美觀念三題
星雲大師的審美觀念以佛教的思想為底色,由物及人,涵蓋了對自然、日常生活、人格理想的審美體認。在自然審美觀中,星雲大師對物語的思考,對平等及禪悟之美的感觸蘊含其心性論、因緣觀、平等觀等哲學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星雲大師十分強調日常交際語言的藝術化,並引導人們感受生活中的「法喜」與「禪悅」;另外,星雲大師所讚頌的人格美具有智慧與慈悲、勤奮與堅忍、「光明」與「圓滿」的特點,且被置於人間性的體系之中。星雲大師的審美觀指歸於善,其美善統一的思想與大師人間淨土的理想藍圖相呼應。
佛教與自然生態(上)
佛教與自然生態(上)
所謂自然界,是宇宙間所有生物與無生物的總稱,包含有動物、植物和礦物三界。人類只是動物界裡的哺乳類之一種,卻往往以「高等智慧生物」自居,而自認有主宰宇宙的權利。其實人類也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樣,都是由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進化而來,只因人類進化快速,才取得領導世界的權利。 但是,二百五十多年前「工業革命」之後,由於人類的短視及為維護自身的利益,恣意濫殺、濫伐、濫墾,掠奪其他生命的生存權,和破壞礦物資源等,導致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周遭環境之間的生態活動,失去應有的秩序和平衡,如生命多樣性的喪失、臭氧層出現破洞、地球暖化、土壤惡化、酸雨肆虐、環境汙染等等。
人間佛教的藍圖(上)
人間佛教的建設,在佛教界已經逐漸達成共識了!大陸、台灣、香港都在發揚人間佛教,自無疑義;日本雖無人間佛教的口號,但其所行所為,例如寺院的開放、僧侶參加社會事業、檀家制度的設立,以及佛教界創辦大學、開設百貨公司等,也都充滿了人間佛教的思想與具體實踐。乃至韓國也把古老的教團逐漸現代化,例如成立電視台等等,未來走上人間佛教的路線,這也是時代的自然趨勢。
佛教與自然生態(下)
佛教與自然生態(下)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這個包含空間與時間、蘊含三世與十方、有情世間與器世間的無窮無際之宇宙,我們對它的了解有多少? 二千多年前,佛陀即說萬物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組成,後來科學家也證實,空氣(風)、水、火、土是宇宙組成的要素,而且這四種要素均具有輕與重、冷與熱、乾與濕、軟與硬、靜與動等相反的特性,由於這些特性組合比例的不同,便產生不同的變化,而形成宇宙的森羅萬象,也為萬物帶來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