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行佛在人間—星雲大師《佛法真義》述評
人間佛教「神聖性」的證成—評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
情感、生活與信仰—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實踐場域
融入日常生活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與漢傳佛教的現代化、國際化
人間佛教最為突出的成就是實現了漢傳佛教的現代化和國際化。人間佛教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均期盼在回到佛陀本懷的前提下,用現代人樂於接受的方式弘傳佛法。如佛光山星雲大師在上個世紀的五六十年代便提倡佛教隊伍的改革、佛教生存方式的改革、佛教組織的改革、佛教制度的改革、佛教戒律的改革、佛教弘法手段的改革、佛教教育的改革、佛教文化的改革、佛教弘法的國際化。
我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四個理解
我自己能夠接觸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其實也是直接受惠於大師及佛光山文教事業的推展。大師創辦的佛光山在香港中文大學設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該中心舉辦了「兩岸三地青年佛教學者研討會」,六年前,我以在讀博士生的身分參加了那次盛會,不僅聆聽了法師們、學者們對「人間佛教」的學術討論,更是認真的跟著大家參訪了佛光山在香港的道場──「佛香講堂」。「佛香講堂」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的不一樣的佛教道場──都市寫字樓裡的非傳統廟宇的道場,沒有高大輝煌的屋化建築,人和物都異常的簡約,卻無時不刻地散發出沁入身心的清淨與慈悲!我還清楚的記得當時接待我們的是滿蓮法師,法師為我們一行開示並給我們介紹了佛光山大致的情況,臨別時還給每人一一贈送了《普門學報》和《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等。那次參訪,給我印象太深刻!才真正的意識到佛教可以這樣深入今天如此現代的生活中,可以這樣讓人充滿歡喜!有了這個緣起,在此後的學術研究中更多了我對當下的人間佛教的關注和理解。
人間佛教宗要——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
佛教講得深奧一點,三藏十二部、戒定慧都是人間佛教;講得簡單一點,如我剛才所說的人間佛教四個宗要: 第一、家國為尊。 第二、生活合理。 第三、人事因緣。 第四、心意和樂。 當然這四句話、十六個字,還不能把人間佛教全部說個究竟、說個周全。
人間佛教的未來——人間淨土的實現與人間佛教國際化
星雲大師六十餘年來一直不遺餘力宣導、實踐、推動、落實人間佛教,講求人間現世,積極推動「人間佛教」,期望在永續的教化過程,完成建立人間淨土的弘願。大師說:「佛光山提倡人間佛教,是一個菩薩的道場,……以菩薩慈悲為共願,結合僧、信二眾的力量,將這個五濁的娑婆世界,建設成清淨的人間淨土。」
「人間佛教經濟觀」的省思
很高興今年再度來到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諸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筆者曾在2015年、2016年兩次應邀參加「人間佛教座談會」,分別探討了星雲大師倡導人間佛教的思想底蘊,以及從《雜阿含經》中探索人間佛教思想的淵源。今年想從當前世界經濟的走向與危機,討論人間佛教對於未來人類文明發展可能提供的協助,以就教於方家先進。
人間修行
星雲大師一生推動人間佛教,他曾說,人間佛教就是佛教,只是在「人」的議題上特別強調,是對「人」的特別提醒。因為佛陀是以「人」的身分降誕人間,並非一生下來就是「佛」。此外,佛陀是個太子,表示他即將當國王。其中有兩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首先,一個即將當國王的人,為何會放下一切,跑去修行?佛陀經歷很不一樣的因緣,他看見人世間有許多問題,而且每個人都一樣;不僅一樣,而且過去如此、現在如此,乃至未來仍然如此。
